第42章 荒政三策(第2/2 頁)
心被狗吃了吧。
這時候聽到蕭文英的這些舉措,楚思卿就想起了小影片對類似案例的解說。
【先把糧價抬高,就會有很多糧商認為有利可圖,將大量的糧食運過去,等到大量糧食囤積供大於求,價格自然就跌了。】
【大興土木是以工代賑,讓災民有能力養活自己,不至於流離遷徙,還可以建設地方城鎮。】
【舉辦比賽和活動,不就是發展旅遊業嗎?肯定有很多人過去,這些人的衣食住行,又是災民們的一筆進項。】
朝臣們無一不是學識出眾的聰明人,雖然聖女的心聲中有些詞他們聽不懂,但也大致懂得了其中的意思。
這蕭文英不是貪得膽大包天,也不是得了失心瘋,事實與之相反,人家比所有人都聰明。
這些看起來匪夷所思的政策,恰好都能穩定民心,幫助災民們度過饑荒。
要不是聖女的心聲,他們可就冤枉了這樣一個心向百姓、又才識過人的能臣啊!
一些只是礙於臉面不敢開口,但心裡還是反對聖女入朝聽政的大臣,此時也不禁放下了成見。
聖女入朝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嘛!
楚明帝也是聽得眉目舒展,開口道:“蕭文英之事,眾卿以為如何?”
當下便有揣摩到聖意的大臣進言:“皇上,微臣認為蕭文英此舉自有其道理。”
然後他就用差不多的話,把聖女心聲中的幾點又表述了一遍。
其他大臣聽得都無語了。
不過是拾人牙慧罷了,竟讓你搶了個先!
不過也不認同這些的,此人就是承恩公。
承恩公本來想借著蕭文英之事,讓蕭家名聲大跌,這樣一來,先前定下的太子妃之位再給蕭家就不合適了。
沒想到他指示的御史把事情一說,就被聖女的心聲給化解了,這讓他怎麼能甘心呢?!
當下承恩公便道:“陛下,蕭文英實施的這些政策聽著有道理,然而未必真有其效果。”
楚思卿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紙上談兵,剛才就問了系統。
系統告訴她,蕭文英的政策果真有效,臨安是這次饑荒中受災最小的地方。
於是朝臣們就又聽到了聖女的心聲。
【當然有效了,不相信的話,朝廷就派個人去考察唄,最好再讓周邊的地方官學習一下蕭文英的政策。】
剛才讓人搶了先,這次也很快有人道:“陛下,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不若派個欽差去臨安。若是蕭文英之舉真有其效,當令其他受災地方學習此策。”
楚鴻樂聽得滿頭黑線。
你們這些學我閨女說話的人真是夠了!難道就沒有一點兒自己的想法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