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第2/2 頁)
暮》的原始短篇中也寫到了愚昧力量對科學的進攻,但他的重點顯然是向讀者展示一個千年一見、撼人心神的經典科幻場景;而西爾弗伯格所感興趣的卻是宗教與科學的對抗。在他的筆下,夜幕降臨、群星呈現都成了這齣對抗戲的背景。
從西爾弗伯格的創作意圖來說,《日暮》是成功的。這場科學與宗教的對抗被他描寫得尖銳激烈、觸目驚心。尤其耐人尋味的是:掌握真理的科學家沒有力量戰勝愚昧;而宗教勢力卻利用大眾對黑暗的恐懼心理掌控了世界,使文明倒退回黑暗世紀。這個結局讓人壓抑,作者正是以這種極端的後果,對現實作出警示,提醒人們:科學只有普及開去,才會形成力量,世界才有理智可言。
而從比較的角度講,長篇版的《日暮》失去了阿西莫夫原始短篇的緊湊與簡潔,變得有些鬆散。特別是西爾弗伯格試圖給人留下一絲希望的結尾,更被評論界看成是對阿西莫夫原作的破壞。
儘管有這些批評的聲音,長篇版《日暮》總體上看仍然是成功的。這本書首版就印了10萬冊。像阿西莫夫和西爾弗伯格的很多書一樣,十多年來你隨時都可以買到它的英文版。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證明瞭這部小說的價值。
《日暮》[美] 羅伯特&iddot;西爾弗伯格
附:《日暮》作者:艾薩克&iddot;阿西莫夫
&ldo;如果繁星每隔千年才出現一晚,人類將會如何景仰與崇拜,並世代保留上帝之城的回憶。&rdo;
‐‐愛默生
艾東77挑釁似地將下嘴唇往外一撇,這位薩羅大學的主任正怒氣沖沖地瞪著年青的新聞記者。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