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第1/2 頁)
丁玲撇著嘴,兩手在領子上扣別針的樣子,頭一扭說:就是這個樣子,小家子氣!
會逗男人喜歡。我說。
對!對!她唱起《打漁殺家》,滿臺跑!丁玲用手打了個圈子,彷彿那隻手就是在戲臺上跑的江青:她用各種辦法叫毛主席喜歡呀,三流演員那一套,全拿出來了。那時候,我還為她不平。騎馬吧,她沒馬騎,跟在後面走。毛主席演講,她站在一邊,和其他侍衛一樣。
你常去看毛主席嗎?
他們結婚之前,我常去。他們結婚之後,我就不去了。他們結婚請客,今天請幾個,明天請幾個。我沒有去。
毛澤東贈丁玲的詩:
壁上紅旗飄落照
西風漫捲孤城
保安人物一時新
洞中開宴會
招待出牢人
纖筆一支誰與似
三千毛瑟精兵
陳圖開向隴山東
昨日文小姐
今天武將軍
◎
阿漫納‐‐丁玲和paul
阿漫納一溜七個村子。
丁玲夫婦和我們倆開車在一望無際的田野上駛向阿漫納。
paul對丁玲講阿漫納的故事。
1842年,一群追求宗教自由的德國宗教徒,從德國到美國,在紐約州水牛城附近落腳定居下來。他們發現水牛城逐漸都市化了,1855年,結隊趕著馬車從紐約漫遊到中西部,看上了愛荷華河谷綿綿起伏的田野,便停下來了。那正在美國南北戰爭之前。他們施行公社制度,沒有私有房產田地,一切為公社所有,人人為公社服務。他們自成一獨立的烏託邦,不和外界通婚,不受外界的教育,不為外界工作,不講究修飾,不慕名利虛榮。教堂和住家的屋子沒有分別,內部白牆,原木地板,不上油漆,沒有色彩,沒有裝飾,沒有樂器,只有教堂讚美詩的歌聲,和長者所講的聖經教理。女人一身黑袍,黑色無邊小帽,帶子在領下打個小結,不塗脂粉,沒有穿衣鏡,因為身子純潔,不容肉眼看到,甚至自己也不能看。
公社?美國也有公社?丁玲問。
美國也有。阿漫納公社延長了八九年,是美國,也許是世界上延長最久的公社之一。阿漫納在30年代就終止公社制度了。
啊,我們正要實行公社制度呢。
哈!paul調皮地笑:美國比中國先走一步。
先走一步,後走一步,沒有關係,只要能走下去,就行了。丁玲說。
paul說:阿漫納公社是人人平等,不論工作和能力高低,收入完全一樣,住房平均分配,吃大鍋飯,人人有工作。
什麼人做領導呢?丁玲問。
他們有個最高委員會,管理宗教和日常事務。他們要的是和平、樸實、謙恭、單純的生活,皈依基督,信仰上帝。現在,他們工業化了,有私有財產了。他們的電器是美國有名的。我們家的冰箱就是阿漫納造的。他們的子弟到外面的大學去唸書,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他們的女兒也可以嫁給外地人。他們第一個嫁出去的姑娘,就是我的外曾祖母。
有意思,有意思。講給我們聽聽。丁玲說。
那是paul最喜歡講的故事。我說。
《三生影像》 尋找艾青,1978(10)
好,南北戰爭結束了。我那年輕的外曾祖父退役回老家雪松川,路過阿漫納,看見一個好看的姑娘在井邊打水,他走上前去和她說話,她不理他。他說:好!有一天,我一定回來!他果然回到阿漫納娶了她。現在,那姑娘就葬在阿漫納墓園裡。
對,對!我說:我和paul去過那墓園。所有的墓碑都是長方形,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