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第2/2 頁)
paul告訴我:卞涅德的妻子瑪俐也寫詩,兩人合寫一本詩集《美國人的書》。他們倆都是有才華、親切溫暖的人。非常美滿的婚姻,是我第一次看到的最完美的婚姻。
每逢假日或者有作家朋友的時候,他們必定找paul去吃飯。他在那兒認識了當時一些很有聲望的英美作家,如寫《費城故事》的劇作家白瑞(phil
berry),愛爾蘭詩人葉慈(willia butler
yeats)?春天,他幫他們後院鋤草,院子一團糟,簡直沒法種什麼。有一次,paul挖出一條死貓。他們覺得很可笑,哪兒來的貓?他們根本沒有貓。
《三生影像》 從玉米田來的人(3)
paul終於把他寫的詩給卞涅德看。
他說:很好,繼續寫下去吧。寫得夠出一本書了,就給我,我找出版公司出版。那就是1934年雙日公司出版的《美國之歌》(arican
ng),paul正在牛津。
我問:那就是《紐約時報》以整個篇幅評為美國詩壇新的里程碑嗎?
paul點點頭。
1932年12月的一個禮拜六。paul打電話給卞涅德。paul說:我被選上參加牛津大學羅茲獎學金(rhodes
scholarship)的決選口試。
卞涅德說:好極了!好極了!
paul說:我去不了。
為什麼?
paul說沒錢買紐約到愛荷華的火車票。他必須在禮拜一清早在愛荷華的笛茉茵參加口試。
那正是美國經濟大蕭條的年代。卞涅德僅靠寫作維持他夫婦倆和三個孩子的生活。他說:我手邊也沒錢。你等我電話吧。
他放下寫作,趕到紐約的耶魯俱樂部,他是耶魯校友。他搬了張椅子,坐在入口過道上,來一個人,就用支票兌幾塊錢,湊足了來回的火車票錢。下午5點,paul接到他電話,趕到他住處,拿到錢,趕到火車站,只有五分鐘,火車就開行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