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2/5 頁)
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
錢塘江南岸,一片百廢待興的新興產業園區。
幾幢明朗色調的辦公樓與廠房錯落而立,在周遭相對荒僻的環境裡,顯得很是扎眼。園區大門口立著的logo,顯示這裡是蘇泊爾公司的總部所在。
2003年,錢塘市的濱江地區還是比較荒涼的。
比如顧莫傑剛剛畢業的錢塘二中,當時就在濱江。從市區過來的公交車,沿途一路都是農田,只有最末兩站,才分別是東方通訊、錢塘二中。而中間那些車站名,都是什麼“江一村”、“江二村”、“江三村”……
連蘇泊爾,都是去年剛剛搬到這裡的,算是為那條從十里農田之間穿越而過的公交線路貢獻了一個站名——從此,“江x村”的公交站牌被取下,換上了“蘇泊爾”。
就是這麼一片地皮,誰能想到,五年之後,08年金融危機爆發之時,這裡的房價就炒到了相當於核心主城區七八成的高度,遠超錢塘周邊其他郊區。虧得顧莫傑重生時被洗掉了“歷史知識”,否則說不定也和那些沒追求的重生者一樣,來這裡囤房子了。
現在,他只能帶著一堆技術資料,和幾個樣品,由費莉蘿陪著,來這裡兜售他的技術。蘇泊爾方面和天策律師事務所也算是老合作了,對費莉蘿帶來的賣家也算信任,派人和顧莫傑好生接洽了一番,可惜沒能當場達成意向。
……
扯得有些遠。
卻說這天已經是八月底,蘇泊爾公司技術總監的會議室裡,空調呼呼地吹著冷風,會議桌兩邊,一共坐著一老兩少三個人。
那個發福的老頭兒,是公司的技術總監劉澤成。
另外兩個人裡頭,相對年長一些的,名叫蘇先河,三十六七歲,是新市場事業部的研發負責人。
年輕一些的那個,名叫張拓海,名義上是蘇先河的副手,不過實際上他在公司裡的根基和班底都還很淺,因為他是去年蘇泊爾搬到錢塘、準備上市的時候才招進來的。
張拓海二十**歲光景,是個高大威武的內蒙漢子,面部輪廓線條儼然,面板下面繃著的咬合肌顯得頗有張力,帶來一種類似於大理石質感般的堅強。公司裡曾經有好幾個做工業設計和美工的藝術生,一見到張拓海就驚呼,說他長得酷似素描課上常常臨摹的古羅馬將軍阿格里巴的石膏像。
蘇先河原本只是做高壓鍋出身,是當年蘇泊爾創業伊始就跟著老闆乾的元老。然而因為知識結構的老化,他只懂機械,不懂電子。自從去年蘇泊爾準備轉型擴張、謀求上市之後,蘇先河就駕馭不住新事業部的研發任務了,公司不得不挖一些各方面都懂的人才來統籌具體工作,這才有了張拓海的加盟。
張拓海年紀比蘇先河年輕將近十歲,又是外來戶,按說是沒法直接提到這麼高的位置的。然而,架不住這個張拓海底子牛逼——他本科前兩年是在錢江大學唸的電子資訊工程,後來也是機緣巧合運氣好,因為成績優異,撈到了個交流生的名額。本科畢業後,去慕尼黑工業大學唸的研究生,拿到碩士學位又在德國本土給西門子打工了兩年。
最後,據說是張拓海覺得西門子給中國員工的待遇不如德國人,他心高氣傲受不了歧視,幹了兩年就拍屁股回國了。
張拓海00年畢的業,02年回的國,那時的國人,還是很崇拜洋文憑的。何況慕尼黑工大是實打實的歐洲第一工科強校,蘇泊爾當時正謀求擺脫“鄉鎮民企做大”帶來的鄉土氣,想上市,自然要高薪弄進這些精裝的人才。
這樣一對搭檔,要說不產生一些觀念上的衝突,幾乎是不可能的。今天他們再次把官司打到技術總監劉澤成這裡,則是因為對顧莫傑送來那幾項專利創意收購意向上的分歧。
張拓海很看好顧莫傑的那三個發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