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可行(第1/10 頁)
經過鄭熹這一通審,最後定稿出來之後祝纓自己先讀一遍,都覺得更有“奏本味”了。她拿去給鄭熹看的時候就準備著接受鄭熹的一些指點和批評,只要鄭熹說的那些個道理她覺得能接受,修改一下也沒關係。
定稿的結果,兩個人都還算滿意,剩下的就是遞上去,等扯皮了。
鄭熹警告她:“此舉干係不小,不必強出頭。”
祝纓道:“明白。本是為了能夠更順手,添麻煩就不必了。先盡力一爭,不行,就退一步,實在不行,等下次機會也沒關係。”她既能知道鄭熹在考慮皇帝的想法,自然也猜著兩分鄭熹的想法。只不過,人生苦短,她不太想等而已。
“去吧。”
小官兒的奏本不是隨便遞的,得過篩子。鄭熹點頭了,祝纓這才把奏本遞了上去。
朝廷每天不知道收到多少奏本,有明白的、有糊塗的,朝廷裡的糊塗蛋也不少,為了不讓他們氣著皇帝,總是要先篩上一篩。不過一般也不輕易扣摺子,因為這裡有一個“阻塞言路”的罪名在等著。
祝纓的奏本遞上之後,並沒有被阻攔,有人寫了個片子小結放到奏本里然後遞到了御前。她的官職實在太小了,皇帝要先看完軍國大事,才輪到一個從六品的小官奏增添個從九品職位的事。皇帝看著這個奏本,倒是想起來一些事。複核大理寺舊案過去好幾年了啊,歲月不饒人吶……
他回憶了一番舊事,才重新掃了一眼奏本,這個事看著有點奇怪,細想想好像又有一點必要。
他想了一下,命人召了鄭熹過去。
鄭熹的心裡,未嘗不想有一點改變,他心裡有一個底線:獄丞,從九品,不入流也是個官不是?讓個女人做官,那是有點不妥當,被駁回也可以接受。不過添女性獄吏,他是覺得可以的甚至是應該的。所以祝纓先去捅破天,他再來糊一糊,最後就能達成個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果了!
到了御前,先舞拜。皇帝沒說話,讓宦官把奏本拿給他,鄭熹開啟一看,就是祝纓寫的那個。
他雖已知全部內容,仍是看完了才,說:“這小子!又來了!”
“嗯?”
鄭熹就解釋:“這是個小孩子,猴兒一樣,事情倒是辦得體貼周到。”
“體貼周到?”
鄭熹就將祝纓辦的幾件事給皇帝說了說,先是周遊案,然後是龔劼案,再說祝纓複核時的事。這些都是已經了結,且有皇帝滿意結果的事情,皇帝來了點興趣,問道:“不要因他斷案明白,就覺得他辦別的事也明白了。”
鄭熹道:“別的事也還可以。”
“哦?”
鄭熹就又說了祝纓自任大理寺丞以來的事蹟。
皇帝聽到中途,問道:“這一筆錢從哪裡來?”
鄭熹道:“他自個兒去算,從採買節省或是各處空耗的裁減。”
皇帝的興趣越發大了起來:“都怎麼幹的?可行嗎?”
“都可行。”
因為祝纓辦事細緻,辦得也周到,條理分明,鄭熹也是個頭腦清楚的人,講得也明白,皇帝聽得舒服極了。就像是看一個水到渠成的順滑故事,絲毫不用擔心有什麼神轉折,最後說:“他所奏之事或許可行。只是禮儀仍有些疑慮,可以議一議。”
增加一些官員的名額,這事是需要政事堂來正式下公文的,又,從九品也是官,也需要讓吏部來管,也需要發俸祿,這又涉及到戶部等處。雖然小,但是得過這一關。
接皇帝就寫了一行字,著政事堂與吏部來詳議此事。
這一議,就議大發了。
政事堂有許多事情要處理,和皇帝一樣,他們先辦大事,再辦小事,這一天等到奏本發到他們手上的時候,都快落衙了。陳相和施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