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初到(第2/8 頁)
是個大氣的人!”
朱家村還欠一點租子,以前是於妙妙的孃家能通縣裡的天,於妙妙死了、於平也死了,朱家村確實有點難。縣裡一旦往下攤派,朱家村以前攤得少或者不攤,現在就攤上了。
祝纓道:“好,我知道了。”
朱家村的人忽然就變成了祝纓的“父老鄉親”,各家翻箱倒櫃地給祝纓湊骨灰罈子。長者十分留戀地說:“不如把太翁的骨灰留下來,咱們修個墓,這裡有的是人看守哩。”
祝纓道:“那不幹正事啦?還種地呢。我家這些個啊,以後會帶京裡的。我在京裡還有些田地,足夠安葬他們的。”
爾後又在村裡設了一回宴,算作遷墳的宴,又讓人去縣裡拉來酒肉,請大家又大吃了一頓。
父老鄉親們淚眼汪汪地送她一行人出村,老翁說:“可常回來看看呀!”
“只要有機會,”祝纓說,“乾孃和二郎就託付給大家夥兒啦。”
他們都說:“放心放心!二郎悶聲不吭的,也是個守家的好人呢。”
祝纓笑笑,扳鞍上馬,帶著家人走了。
離了朱家村沒幾里地,張仙姑把她叫到車邊,問:“你還真給他們說話吶?!!!”她年輕時在朱家村可沒少受欺負,至今堵著氣。之前是為了遷墳、為了女兒的“案底”才忍了的。
祝纓道:“說話算數嘛!還得叫他們看墳看屋子呢。咱們以後真路過了,也還得來給乾孃供一碗飯的。”
張仙姑嘀咕道:“那就這一回。你別老惦記著,我瞅著你怎麼要成濫好人了?”
祝纓道:“我是不記仇的人麼?”
她到了縣城之後,把朱家村的難處跟縣令提了一下,縣令道:“唉,今年是有些艱難。”
祝纓知道今年年景並不算差,說是艱難其實仍然是有商量的餘地的。她說:“這回晚輩離京並不單是晚輩一個人的事兒,前輩翻翻邸報,與我前後腳出京的多少人?”
“誒?”
“政事堂還是希望下面的親民官愛惜一點民力的。”祝纓不用當縣令就知道這縣裡還會在正稅之外自己另加點捐稅。再有,與縣衙關係好的富戶,既然不是官身仍要繳稅,只要打點好了,他們的稅也可以減免。但是縣裡又需要向朝廷上繳,於是一部分的租賦就落到普通人的頭上了。
她點到即止,說完就向縣令辭行。
縣令還要挽留,祝纓道:“晚生身上還揹著赴任的日期,不敢久留。日後有機會,再拜訪前輩。”
縣令這才送了盤纏,將她送出縣城。
————————————
小江和小黑丫頭的車不遠不近地就跟在祝纓的車隊後面。
張仙姑心裡總是不得勁兒,她對朱家村素無好感,一旦離開,提都不想提。離得遠了,也就把這事兒扔腦後了,她現在就想著一件事兒——她怎麼跟來了?
路邊茶鋪那兒陷了一輛車,祝纓叫人幫忙的時候張仙姑也覺得祝纓做得挺對。幫完了就覺得不對味兒,在朱家村,她一直留意著小江。朱家村的人還以為是祝纓帶的一個女冠來做道場,也沒起疑,小江也似模似樣給祭了一祭。
從朱家村出來,張仙姑發現小江還跟著。到了縣城,小江可沒在跟著了,她鬆了一口氣,心道:也難怪,就那個來歷,心裡有疙瘩要解。就是碰巧了。
她不知道,小江和小黑丫頭在縣城不與祝纓她們的車隊住一處,她們來得早,就尋了間客棧住下,四處逛縣城來著。祝纓一動身,小江也說話算數,算了房錢、駕上車,又跟隊伍後面了。
她也不往上湊,卻也不離開。
離了縣城,上了官道,重新回到赴任的大道上,晚間宿在一處驛站的時候,張仙姑跳下車來,蹬蹬腳,覺得舒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