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大宋熟食加工廠 > 第六二三章 君臣徹底反目的導火索——遷都

第六二三章 君臣徹底反目的導火索——遷都(第1/3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家族修仙從鎮族神劍開始修仙問道之初入仙途長生從靈畫師開始回舞九天萬古鎮天修真雙雄地球源起:玄幻古史穿越了,靠賣靈藥變強乾心論道靈骨仙緣仙淵破天異世帝尊是神偷古代仙俠楚逸塵散人遊俠,有花有酒應自樂終道仙逍驍武道系統:逆天成神星雲:少年遊俠客長生修仙:老夫以苟證道仙途逆世之仙界傳奇

臨安城,天色尚未透亮,皇宮內的大慶殿上,大朝會已經開始了。

如今朝會上,宋朝君臣幾乎個個都神清氣爽面露笑容,頹廢了多年,或許應當說從來就沒有振奮過的大宋國威如今已經徹底打了出來。

吐蕃丟失大片領土,還要對宋稱臣,納貢賠款;金國佔領的大宋故土不但已經奪回,太祖太宗時一心想要收回的幽雲十六州早已納入了大宋版圖,而金國已經無力抵抗宋軍的威猛,若非朝廷有意將南軍撤回,用殘餘金人鍛鍊在北方剛剛招募的新軍,金國恐怕早就被滅亡了。

至於西夏,那是由於秦天德的「作梗」,否則不論軍事還是經濟都大為衰退的西夏早就被滅亡了——秦天德曾經請奏趙昚,要求攻入西夏境內的吳璘、鄭剛中、虞允文等將領將西夏參與向西北驅趕,不要將其全部殲滅。

趙昚自然看出秦天德的用意,就是為了使得西遼與想要求得一塊謀生土地的党項人開戰,從而給宋朝贏得時間,能夠消化新打下的原西夏國土,因此也同意了。

現在被擺到眾人眼前的一個話題是宋朝將來的遷都。

按道理來說,遷都汴梁是常理,畢竟太祖當年就是定都汴梁,但是歷史上不是沒有例外,當一個朝代出現動亂,國都淪喪後,皇家血脈重整河山後,會選擇另立都城,因此被改名為臨安的杭州這個陪都,也成了相當一部分官員所堅持的建都所在。

「啟稟官家,臣以為如今汴京已收復多日,中原盜匪與金人殘兵基本剿滅,如今官家應當命人重新興建汴京都城,來日遷都還朝,祭拜太廟,告慰我大宋諸位先皇!」

「鄭大人此言差矣。啟稟官家,微臣以為汴京不適宜在做我大宋都城原因有 :其一,汴梁城曾被金人貢獻,徽欽二帝更是被金人所俘,受盡屈辱,龍氣早已彌散,反觀臨安,自從太上皇定都於此後,我大宋國勢日漸興盛,如今更是出現了我大宋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足以證明臨安乃是龍興之所。

其二,中原一帶常年經受戰火,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哪裡比得上如今南方繁盛,錢糧稅收充盈,官家自當選擇臨安,以加強對江南等富裕之地的控制,以利於江南稅收能夠容易運至京城。

其三,金國廢帝完顏亮兵敗被圍困與汴梁,而死,汴梁皇宮也被燒毀,如要遷都汴梁,則需大興土木,重新建造,耗費時日不說,必定會增加朝廷國庫負擔,這些年來朝廷連年徵戰,國庫本就壓力不輕,如今四方即將安定,朝廷需要大批的錢糧用於賑濟百姓獎賞有功將士,實不宜在耗費錢糧大興土木。

還請官家明鑑!」

主張還都汴梁的官員和主張定都臨安的官員各持一詞,雖有爭辯,但並不像以往那般激烈,基本上都是點到即止,將各自的理由擺明,同時指出對方的錯誤指出,然後就是交由趙昚處理。

趙昚對於這個話題一直不表態,直至今日,聽到朝中官員再次說及此事,終於開口,不過卻經話頭丟給了秦天德。

「國師,太上皇當年禪位之時,曾命你攝政輔國。如今遷都一事事關大宋千年基業,不知國師大人認為該當如何呢?」

秦天德抬頭瞄了眼趙昚,隨意的拱了拱手:「臣如今已經老邁無能,在擔不起攝政輔國之說,正在思考著何時將朝權全部交還官家,遷都一事,還是由官家做主吧。」

此話一出,朝中官員頓時噤聲凝神,注意力都集中到了秦天德的身上。

近年來,面對趙昚日漸展現出帝王之姿,秦天德不不退讓,如今已經很少在朝中出反駁趙昚的聲音,更是許久沒有說過當年那句猖狂至極的「不知官家還有何補充」。

而剛才他的話,雖然表面上依舊是一副退讓服軟的口吻,但這話中有話,綿裡藏針,絕對與這些日子來秦天德的作風不符。

目錄
高能學霸[系統]且以情深共白頭[快穿]夫人是京城一霸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