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麥浪灼灼夏日長(第1/4 頁)
時間在山脊裡光速穿梭,焐熱了大地,催熟了農田。幾陣暴雨潑過,漫山的蔥綠便浸泡在盛夏的蒸籠裡,因煤礦過度開採而裸露的地表張牙舞爪喘著粗氣,天地間一片炙烤的悶熱。只有那一道道金色的麥浪悠閒地隨風盪漾,熱烈地高歌著勝利的樂音。
在這一年一度的小麥成熟時節,家家戶戶不論男女老少都傾巢出動,頭頂草帽脖掛毛巾揮汗如雨地扎進麥田裡。等到臨近飯點的時候,女人們會趕回家中準備午飯,然後把饅頭和菜再送到地裡,換下來男人吃飯,自己則繼續鑽到地裡割麥子。
大多數孩子從十歲起就已經陸續開始做一些農活,其中就包括割麥子,或者把割下來的麥子堆疊在一起,方便大人裝車。只有何勝軍家的三個孩子比較例外,個個都鮮少下地務農。何許夫婦對孩子們的唯一期待就是考大學,為此儘量不給他們安排其他任務,確保他們能一門心思投入學習。除此之外,他們也確實不捨得讓嬌嫩的孩子們去做這些粗重活。在夫婦倆看來,自己已經夠苦了,不能再讓孩子也苦下去。因此和其他同齡人相比,何朵算得上是名副其實的“農盲”。
但如今家裡發生巨大變故,父母都在醫院,姐姐哥哥又在外讀書,家裡只有自己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未成年人,這好幾畝待收割的麥子可如何是好?何朵茫然地看著大山,完全沒有主意。
“喲,還能用你操心?等我們自己的麥子割完了,肯定就去給你家割了呀!”二嬸聽完何朵的顧慮,笑呵呵地說道。
“哦,嘿嘿!”何朵乾笑著,心裡滿是感激。也是,農活這麼大的事情,爸媽即便不在家,肯定也早就安排了,哪裡還用得著自己胡思亂想。
為了表示感激和重視,何朵也會在週末時刻意湊到地裡,學著大人的樣子割麥,在爺爺奶奶和叔嬸們面前刷刷存在感。不過割麥子並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何朵笨拙地鼓搗了一會兒,就不得不棄械投降。看著大人們拿著鐮刀咔嚓咔嚓有條不紊地在地裡穿梭,何朵輕嘆一聲,扔下鐮刀,默默地把大人身後割下來的麥子一捆捆抱到地頭。
紅西鄉的老師大多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除了教師,他們也有另一層身份——農民。老師們因常年在校授課,沒有太多時間操辦農活,因此經常會在農忙時節喊來學生一起幫忙。每次不用太多,十來個人即可,今天是這十個人,明天就換另外十個人,總之人人都有份。學生們也喜歡去地裡幫忙,這樣一方面可以緩解學習的枯燥乏味,另一方面還能吃上一頓熱乎乎的飯菜,不用在學校裡啃饅頭或者吃食堂裡總是飄著蚊蟲蒼蠅的臊子面了。
從學校出去,跟著帶路的同學翻過山頭,走過幾段高高低低的山路,行進了約莫半個多小時後,總算在汗水浸溼衣衫時抵達了目的地。何朵氣喘吁吁,不停拿著路上折下的樹葉扇風。
“來了啊!從這裡開始割吧!”
地裡已有幾個長輩在忙碌,其中一人向孩子們打了個招呼,大家便開始操起鐮刀輕車熟路地開幹。
男生們幹活非常厲害,右手拿鐮刀朝小麥根部一揮,伴隨著一聲利落的“咔嚓”,左手裡已經捏了一大把整齊的麥子。眾人彎腰低頭手起刀落,一口氣就衝出去好遠。
女生們也不甘示弱,悶聲不響全身心投入到地裡,幹活的架勢頗有大人風範,有幾個甚至和男生齊頭並進,大有超越的趨勢。這些女孩雖然平時默默無聞,學習成績並不怎麼樣,但到了地裡就像是換了一個人般,戰鬥力爆棚,好不威風,彷彿這裡才是他們的舞臺,其他人都是手下敗將。
何朵不敢大意,心虛地走進麥田,在保證不會傷到自己的情況下儘量加快速度收割。然而事與願違,越是著急越發手忙腳亂。不是力度虛浮,導致鐮刀順著麥杆滑到手邊險些割到自己,就是用力過猛,割麥子變成了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