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第1/4 頁)
段世昌冷哼一聲,抬頭對上內弟倒還算和顏悅色:&ldo;這種事,四弟怎不告訴我?你年紀雖小,卻是常家嫡支獨子,未來常家之主。理法人情之內的事,想做便做,何須看什麼人臉色?更不該怕人生事就忍氣吞聲。&rdo;
常正鳴一臉慚愧:&ldo;姐夫教訓的是,小弟記住了。&rdo;
今日掃墓,三位管家都跟了來。段世昌當下吩咐端午帶人陪著常正鳴前去祭掃他生母墳塋,重陽帶人護著玉婕慢慢下山,七夕隨他先行去會幾個常家遠親。
張歆之前打聽過,知道常正鳴原是常氏遠支的貧寒子弟,血緣上與常爍已經很遠,勝在幾代都是嫡出,追本溯源,出自同一位嫡夫人。如此一來,才叫常爍那些位堂兄弟侄兒沒話可說。常正鳴三歲喪母,不久父親續弦,在繼母手下很是過了四年多食不果腹,衣不蔽體,非打即罵的苦日子。生父是個糊塗蟲,早先與生母感情不和,後又被繼母洗了腦,瞧見常正鳴如見眼中釘,不但不知護犢,打罵虐待起來,比繼母還狠。過繼過來時,常正鳴已經七歲,該記得的,都記得了,有常氏族長做主,在官府報備,與生父繼母斷了關係,過嗣給常爍為子。
劉嬤嬤提起來時,有些不滿意,覺得常正鳴年紀大了,記得事多,怕他將來掌權尊生身父母勝於常家老爺夫人。當今皇帝繼位之初,就鬧了那麼一場,也難怪劉嬤嬤會這麼想。張歆倒覺得段世昌這事辦得好。且不說嗣子掌權不象皇帝登基,擁有絕對權利,能制約他的因素很多,常正鳴對生母印象不深,生父繼母的作為早把孩子心裡那點慕孺之情磨光,剩下的只有怨恨,常家給了他溫飽和安全,加上適當的關照和教育,收養這麼個已經有了是非判斷的半大孩子,比從白紙一張的小嬰孩養起容易多了。所慮的倒是早年的境遇會不會在他心中留下陰影。
常正鳴生母的墓大概離得真是不遠,張歆剛走到方才歇腳的樹下,他和端午已經趕了上來。
這麼會兒,張歆已經自重陽口中知道,段世昌去會的就是常正鳴的生父,以及常爍的兩個堂兄弟。常正鳴到得早,已經同他們打過照面。那個糊塗生父非要常正鳴把他和後妻,以及後妻所生子女接到常府供養,否則就要把他生母的棺木從祖墳中趕出去。
從方才的反應看,常正鳴一定是拒絕了。這孩子看著有些懦弱,心裡也是個明白有主意的。
既然段世昌那邊有麻煩,她和常正鳴還是走得慢些的好。張歆叫住這個四弟,一路漫漫閒話。
原來的玉婕大概頗具親和性,常正鳴顯然很仰慕喜歡這個表姐,一反在姐夫面前問一句答一句的拘謹,回答具體詳細,還主動說一些趣事,指點給她看附近一些景緻。原來,他先前住的地方離這裡不遠,山上打柴割糙,水邊洗衣摸魚,對這一帶很熟悉。
有說有笑了一陣,常正鳴認真打量一陣她的臉,放心了地說:&ldo;先前聽說姐姐和姐夫吵架,摔了一跤,好些天不醒,我很擔心。想去看姐姐,又怕惹得姐夫不痛快,更生姐姐的氣。後來聽說姐姐有了身孕,我去道喜,姐夫說姐姐需要靜養安胎,沒讓我見姐姐。劉嬤嬤傳話說姐姐很好,比從前還精神了,我還怕不實。今日見到姐姐,總算可以放心。姐姐人好,菩薩保佑,一定平平安安。&rdo;
張歆心中溫暖,笑道:&ldo;勞四弟牽掛,我很好。你前些日子送來的那對鳥兒,叫得很好聽,我很喜歡。多謝費心!&rdo;
&ldo;真的?&rdo;常正鳴高興的臉都紅了:&ldo;眼下春暖花開,林子裡鳥鳴一片,更加好聽。&rdo;
這才像個孩子!被選中做了常府四爺,衣食無虞,進出都有人伺候,將來也有了保障,可謂一步登天,卻也是有所失的吧。想到偌大一個常府,只有他一個半大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