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新的修煉理論(第2/3 頁)
起源於現代醫學,將人體粗略分為頭、頸、軀幹、四肢,迴圈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肌肉系統、免疫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生殖系統、泌尿系統等九大系統,將各個部分進行孤立的分析。”
“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新型武術的理論發展出無氧供能修煉和有氧供能修煉兩大修煉體系。
無氧修煉是指在缺氧或氧氣供應不足情況下,高能磷酸化合物分解供能及糖酵解供能,前者稱非乳酸能,後者稱乳酸能。非乳酸供能是短時間、大強度運動的主要供能方式。乳酸供能是速度耐力等體能的基礎,人在從事時間較長、運動強度較大的身體活動時,乳酸供能較大。
有氧修煉是指在氧氣供應充足條件下,糖類和脂肪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並釋放出大量能量。這一過程稱為有氧供能。運動初期糖是主要供能物質,隨著時間的延長,脂肪供能比例增加,蛋白質也將參加供能。有氧供能是耐力運動的基礎。
現代科學透過實驗證明:健康的標準不是人們通常認為的肌肉發達,外表強壯等。而是心、肺功能健康才能稱得上真正健康。因為,要維持身體內眾細胞的營養供應,保證它們正常地發揮功能,就必須為它們提供足夠的氧氣和營養物質。只有健康的心、肺功能,才能擔負起讓全身各組織、器官保持良好功能狀態的重擔。心臟和呼吸系統最需要的營養之一就是氧氣。
有氧運動就是運動時必須有充足的氧氣供應。在氧氣充足的情況下,糖和脂肪就能夠完全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從肺部呼吸排出,水變成汗和呼吸中的水蒸氣排出體外。所以體內沒有多餘積累的東西。也就是說,只要氧氣充足供應,經過合理運動,體內廢物就不會過多積累。
有氧運動對人體的刺激稱為良性刺激或稱為適量刺激。經過長時期的有氧耐力運動鍛鍊,心、血管系統的功能得到提高。增強心臟的泵血功能,左心室內腔擴大,心室壁增厚,心肌有氧代謝能力改善。另外,肺功能改善,肺通氣量增加和彌散能力的提高。使機體對抗負荷時能夠得到更充足的氧氣供應。因比,有氧代謝是最佳、最有效的修煉方法。”
“師弟你知道不知道有氧修煉的特徵是什麼?!”
也不等林森開口,洪立瓊繼續開口。
“有氧修煉就是以肢體肌肉耐力性鍛鍊為主,運動強度中、低等,持續時間較長,有節奏。肌肉用力特點,用力——放鬆——用力。”
“這是不是和扎馬步特別像?”
“我們武館就是按照這個理念,開發出了高階會員的修煉,只要館主級別的人就可以保證會員在盡心這項修煉的時候不會損傷全身的肌肉筋骨。”
“然後武館透過一系列儀器監測會員的身體狀況,比如心率、勞力指數等資料,透過一系列的計算能夠模擬會員在能量調入——氧化分解——能量釋放——恢復的可重複週期中的能量消耗,甚至於一些乳酸的生成情況,和一些相關激素的含量水平。”
“你知道為什麼高階會員的初期修煉我們定在三十分鐘,兩次麼?”
“那是因為,三十分鐘可以保證高階會員的初期修煉不會引起肌肉痠痛的不良影響。”
“當然,還有就是激素的影響,知道內啡肽和多巴胺麼?”
洪立瓊看看有些迷茫的林森繼續開口。
“內啡肽是身體內自己產生的一類內源性的具有類似嗎啡作用肽類物質,當人們進行一定的運動時,體內的內啡肽會持續分泌。多巴胺是大腦中含量最為豐富的兒茶酚胺類神經遞質,和情慾、感覺有關,主要參與興奮和開心的資訊傳遞,對運動控制也起重要作用。”
“這兩種激素都是人體運動會產生的內啡肽和多巴胺。這些激素會讓人身體感覺更加舒服,且在心理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