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部分(第1/5 頁)
在二戰反法西斯戰火的錘鍊下,一大批社會主義國家也建立了起來,中國、朝鮮、越南、羅馬尼亞、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這些國家結成了一個高度團結的社會主義陣營。以佔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佔據了世界四分之一的土地。
更可怕的是,在這個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號召下,全世界的民族獨立運動風起雲湧,老牌殖民國家的各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社會動盪乃至武裝衝突一日勝過一日。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在朝鮮的作戰必須把握好尺度,要進行一場區域性戰爭,而避免擴大化,成為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杜魯門皺眉道:“你也看到了蘇聯和中國政府的表態了吧?蘇聯堅決反對國際社會介入朝鮮內戰。中國雖然也是這個態度,但他們滑稽的表示,朝鮮內戰是朝鮮人民自己的內部事務,反對一切來自外國的干涉。可他們卻沒提到,自己向朝鮮提供了20個師的步槍。”
說到這裡,杜魯門笑著搖了搖頭。
他繼續說道:“不過他們另外附加了一個宣告,一旦外國軍事力量越過三八線,他們保留使用武力,驅逐可能威脅到國國家安全的外國武裝力量。”
艾奇遜道:“中國的這個宣告一定是在蘇聯的授意下做出的,蘇聯的算盤打得可真好,首先就把自己立足於不敗之地。
假如北朝鮮勝利,他們就完成了整個朝鮮半島的赤化。反過來,一旦北朝鮮失敗,他們就滿足於目前的分割局面。”
杜魯門慍怒道:“見斯大林的鬼去吧!這一次,我要全朝鮮像希臘一樣,成為民主國家!”
但是杜魯門很快又冷靜下來,道:“但我們還是要警告一下麥克阿瑟,讓他不要把戰爭擴大化,這場戰爭在中朝邊境結束就行了。
未來一旦我們站穩腳跟,一個統一的,與美國利益一致的朝鮮半島,一定能夠給蘇聯和中國足夠的壓力,尤其是中國。”
艾奇遜笑道:“中國人的重工業全部都在東北,一旦我們拿下了朝鮮,中國人會明白自己的處境。”
杜魯門道:“是的,到時候他們會明白,只有和美國成為朋友,才能有安全的保證。但是,我們怎麼才能確保中國不出兵呢?”
艾奇遜道:“走一步看一步吧,只要中國人不出兵,我們就一直進攻到鴨綠江,如果中國人出兵,我們就試試他們的分量,如果他們的分量不足,我們還是按照計劃,推進到鴨綠江邊。到時候,我們在邊境的飛機大炮,足以讓中國人做出妥協,拿出誠意來交換。
但說老實話,這些我都不太擔心,眼下,我只擔心來自蘇聯的下一步反應。”
艾奇遜最後一句話說完,兩人沉默了下來。
第三百二十九回 權衡利弊
其實,對於朝鮮在六月一日開戰最感到意外和被動的,是中國。
按照歷史,不是說好了六月二十五日開打嗎?怎麼提前大半個月啊?
這天剛過了午,天上的高雲就在暖風的飛揚下緩緩地向西北移動,一些白嘴的不知名雀兒在屋頂上蹦躂來蹦躂去。中南海中草木暢茂,生機勻停,頗有一派春意暖洋洋之像。
主席踢踏著一雙打著多重補丁的布拖鞋,在豐澤園書房門口那石板鋪就的院子裡踱著步,如老農般披著舊單衣曬太陽,他老人家絞盡腦汁的研究著這個問題。看來,主席對於歷史是如何被扭曲成這樣,很感興趣。
小強站在一旁,懷揣著自己的結婚請柬,捂著嘴打了個哈欠道:“主席,大概是咱們給的步槍太多了,金日誠同志一下子武裝了十個民兵師之後,覺得敵我力量對比發生了明顯變化。”
主席站定身抬起頭,眯著眼望了望頭上湛藍敞亮的晴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