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第1/2 頁)
如上所述的前線部隊食物供給標準一直持續到戰爭結束,即使是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也沒有中斷過。就算是在史達林格勒的第六集團軍或其它被圍困的部隊,也沒有部隊成建制地因為飢餓而減員。1944年起,補充兵部隊的伙食標準被降低,食物總量並沒有減少,但其中肉類和脂肪的比重降低了,取而代之的是土豆和蔬菜。
與蘇聯紅軍外的其它盟軍軍隊不用,德國國防軍從普通士兵到總參謀部的高階將領的伙食標準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說上下一致,一視同仁,雖然也有少數例外情況:&ldo;1942年黨衛軍第一裝甲師在克拉考(即克拉科夫,時為德佔波蘭總督區首府)休整時,一個黨衛隊區隊長在火車站宴請了他認識的幾位納粹黨幹部,其中包括德國駐克拉科夫和奧得河畔法蘭克福地區的地方官。為了這次宴會,師高階指揮官特意動用了救護列車以運送冰鎮飲料和菜餚……&rdo;。
第四部分 陸軍士兵的被服和裝備
1、軍裝制服
長褲:褲腿可掖到靴子裡。騎馬計程車兵配發鑲皮的馬褲。
軍上衣:有兩個胸袋和兩個襟袋,後腰部有兩個扣帶環,以佩戴皮帶。兩個衣領間有風紀扣,但多數情況下士兵不扣風紀扣,或僅用圍巾扎攏領口。
軍上衣口袋的使用:
內袋:大急救包。
右胸袋:小急救包,面板消毒劑(次氯酸鈣片劑,用於清洗被面板性化學武器汙染的面板表面)。
左胸袋:士兵證
其他軍裝、軍褲口袋:信件、記事本、鉛筆、手帕、錢包和鑰匙等。
軍靴,帶鋼鞋掌皮底。這種軍靴很快被淘汰,因為鋼板在寒冷條件下會導致體熱的快速散失。
騎兵配發不帶鋼鞋掌的騎靴。裝甲車輛乘員配發不帶鋼鞋掌的軍靴,以避免在金屬陳體表面上行走時打滑。山地部隊配發高幫登山-滑雪鞋,該鞋尖部和跟部裝有扣環,可掛裝滑雪板。1943年末開始,由於皮革材料短缺,步兵軍靴開始使用劣質皮革。除少數特殊用途外,不允許用稀缺的橡膠作為鞋底材料。
野戰便帽(船形帽):1943年7月起,船形帽被北非型帶簷便帽取代,軍官大簷帽的帽簷也改用皮革制。
帶帶扣的皮帶:軍官使用帶雙排扣眼的寬型皮帶。
冬裝:包括長大衣,灰綠色毛絨上衣、羊毛手套、羊毛包頭巾等。
在經歷了1941/42年東線痛苦的冬季之後,德軍開始重視冬裝的配發。新配發的冬裝包括套在制服外的夾克和冬裝褲,其中冬裝夾克設計思路新穎,可兩面穿戴,一面是白色雪地迷彩,另一面是普通迷彩色。此外還有俄式毛皮冬帽,連趾手套以及棉衣和棉褲。配發的棉鞋在乾冷地區很有效,但一旦浸水則很難乾透。後備部隊優先配發了新式冬裝,而在東線的一線部隊則只在與敵直接接觸(如鐵路保安部隊和反遊擊部隊等)時才配發新式冬裝。
2、單兵裝備:
(關於鋼盔和單兵裝具部分從略,具體內容可參閱論壇其他網友的譯作。)
由連輜重部隊攜帶的單兵裝備:
背囊:
每個士兵都有一個用於攜帶單兵裝備的背囊,材質為木架包裹防水布料。山地部隊和機械化步兵配有更實用的帶兩至三個外袋的野戰揹包。背囊內可攜帶如下裝備:
一套內衣,換洗襪子。
毛巾,手帕。
背心或毛衣。
一雙便鞋。
肥皂和針線包。
鞋刷和鞋油,衣刷。
軍大衣、帳篷或軍毯可卷折後捆綁攜帶於背囊上。
班長、排長和連長的專用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