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煙雨御馬鎮(第2/5 頁)
把傘,從另一輛車裡下來。
方言站在鏤空牌坊前不住的稱讚,蘇穎盈拿起手機為他留下了幾張紀念。張躍站在身旁不斷的指指點點為他解說著什麼。方言心情非常愉悅,張躍要給他打傘,都被他拒絕了。
就見他,欣慰的說道:“張書記,我替御馬鎮的父老鄉親感謝你!你的到來,讓御馬古鎮復活了,也讓御馬鎮的老百姓心裡有了榮耀。”
聽到方言的肯定,張躍心裡很感動,他動情的說道:“這是個好地方,我翻閱了地方誌才知道,御馬鎮不但歷史悠長,名人輩出。而且還是個茶鹽古道,是兵家入蜀的必爭之地,也是漢武帝親封的培育御馬地方。這樣的優勢不能被髮掘出來,造福地方老百姓,真對不起自己的這個官身。”
穿過渙散一新的古鎮街道,一條寬闊的水泥路展現在眾人眼前,這就是通往長嶺村的唯一道路。
方言記得,這條路以前沙土鋪成的,年久失修,坑坑窪窪。下雨天提心吊膽的,一不小心,車就有可能滑進溝裡。
就聽張躍說道:“這條路能修成,要感謝康書記。你走後,他來過一次晨陽縣,視察過長嶺村。看到現代化的養殖加工廠即將建成投產,再看看這坑坑窪窪的道路,他當即勒令省交通廳拿出修路方案,劃撥資金。三天後,這條路就開始動工修建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張躍很欣喜,方言很感慨。他心裡對官員們有了一個更直接的觀點,一種是求平安混日子的;一種只為升官發財的;還有一種是做事實的,這種人幾乎是鳳毛麟角,張躍算一個,康永年也算一個。
十幾分鍾後,汽車進入長嶺村,還是一個高大的門口,精緻的鐵藝門樓前面,“長嶺村”三個金光閃閃的大字醒目大氣。
極目遠眺,映入眼簾的是道路兩旁一排排整齊劃一的二層小樓,它們錯落有致地排列著,給人一種寧靜而和諧的感覺。在這些小樓之間,有一條寬闊而平坦的水泥路,宛如一條玉帶般貫穿其中。
此時,天空中飄灑著濛濛細雨,使得整個場景都籠罩在一層輕紗般的霧氣之中,增添了幾分神秘和浪漫的氛圍。透過雨幕,可以隱約看到遠處靠近山坡的下方,一片片鮮豔亮麗的藍色屋頂格外引人注目。這些屋頂猶如鑲嵌在大地上的寶石,閃耀著獨特的光芒。
再往近處看,那一排排整齊的建築物清晰可見。它們風格統一,線條簡潔流暢,與周圍的自然環境相得益彰。每一棟建築都顯得莊嚴肅穆,彷彿在默默訴說著歲月的故事。在這煙雨迷濛的背景下,這些建築更顯古樸典雅,讓人不禁陶醉其中。
聽到汽車的轟鳴聲,村民們都紛紛站在二樓陽臺上觀看,有幾個老大爺走出了大門,順著水泥路看了過來。
見驚動了村民,方言對梁榮光和張躍說道:“車隊就停在路邊,你們都上車等一會,我在村裡走一走看一看。樣這的生活,就是我小時候夢寐以求的生活,我想親身體驗一下,還望兩位大哥多多擔待。”
梁榮光和張躍相視一笑,遞過一把傘,張敏呵呵笑著說道:“你就盡情的體驗吧,我們今天的任務就是陪你看看家鄉的變化。”
蘇穎盈見方言要步行過去,急忙從車裡下來,開心的跑了過來,鑽進方言的傘下面。
門口出來的村民越來越多,方言撐著傘帶著蘇穎盈,慢慢的向前走著。
村民中有人認出是方言,就聽一個老大爺驚喜的喊道:“是言娃子,是言娃子回來了!”
剎那間,居民區沸騰了,就聽到大鐵門,咣噹…咣噹的響個不停,不一會水泥路上站滿了人。
人群快速的向方言兩人移動,老遠就看見老支書被人攙扶著,走在隊伍的最中間,旁邊有幾個老大爺老大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