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5 章 九十五章(第1/3 頁)
康熙位面
看著天幕一點一點黯淡下去,康熙的眼神也愈來愈冷,按這個額外加積分規則,還不如不加呢。他都可以想象得到當他和其他朝代的皇帝同在一考場的時候,百姓更會願意看誰了。
倒也不是他不自信,事實上自執政以來,奉行“滿漢一家,中外一體”,滿漢的關係已緩和了許多,不像剛入關那會那麼緊張,嚷嚷著反清復明的人也少了。
他為了緩和滿漢的關係,下詔停止圈地的暴行,限制滿族親貴掠奪漢人土地;實施更名田,將一部分明代藩王所霸佔的田地,還給原種之人;對滿漢官員的品級進行了調整,強調“滿漢大小官員,職掌相同,品級有異,應行劃一”;
下詔舉用“山林穩遺”,開設博學鴻儒科,這些政策雖然並未完全實行,但收買人心的行為達到了,極大地緩解了滿漢兩族之間的關係。
但關係緩和的前提是這世上只有大清,沒有漢人王朝。一旦出現比大清好的漢人王朝,那滿漢好不容易緩和的關係很容易會走向破裂。
——漢人太多了。
這個額外加積分的規則對他們大清來說完全就是弊大於利,本朝的人都不一定會看他們,更何況其他朝代。
前幾次考試,上去考試的漢人可沒有要與大清結盟交友的意思,明顯就是排斥大清,他們會願意看大清的人答題?
看他得到的額外積分就知道,沒多少人看他。
康熙無聲一嘆。
而且糟心的事還不止這一件,這次考試其他朝代的人都比大清多,漢唐也就罷了,連秦朝人數都比大清多。
人多及格的也多,反倒是大清,及格的人數寥寥無幾,明珠索額圖集體陣亡。
更過分的是臣子比大清多也就算了,皇帝也比大清多,連漢成帝、漢哀帝、漢獻帝、唐哀帝、宋徽宗、宋欽宗這些亡國或者即將亡國的皇帝都能上,大清為何到乾隆就沒有了?
大清的皇帝除了太宗皇太極、他的皇阿瑪福臨,就是他和老四爺三了,一共就五個,比漢唐宋明的皇帝少多了。
讓他一度懷疑大清是不是到了乾隆一朝就亡國了。
垂眸沉思的胤禛忽然感覺到上首投來的凝視,不由挺直腰桿,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皇阿瑪怎麼突然這麼看他?考試的“他”又不是現在的他,皇阿瑪您有意見找那個胤禛去啊,看他做什麼?
再說了,“胤禛”不是及格了嗎?
兄弟們都羨慕壞了呢。
……
雍正位面
雍正正在和怡親王胤祥商議額外積分的問題,忽然收到了一條密聊,是來康熙發的。
看完密聊,雍正怔住了。
胤祥見狀,不由試探地叫了一聲:“皇上?”
雍正語氣複雜:“皇阿瑪問朕,大清是不是亡在了弘曆手中,不然為何這次考試,弘曆之後的皇帝一個都沒出現。”
胤祥:“……
”()
≈ap;ldo;皇上打算如何回覆?≈ap;rdo;
?想看迴夢逐光的《直播考試,從開國皇帝開始》嗎?請記住[]的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康乾盛世,竟是盛世,怎麼可能亡——”雍正話說到一半臉色變了,因為他突然想起了唐明皇李隆基,盛極而衰也不是沒有可能,從開元盛世到安史之亂也就十幾年。
“弘曆不會真這麼敗家吧?”雍正眉頭緊皺,開始回憶弘曆平日的行事。
早在雍正元年,他就親手寫下立儲密旨,立弘曆為繼承人,藏於鐍匣,置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那年弘曆虛歲十三。
胤禛越想,眉頭皺得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