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第1/2 頁)
這幾年,服裝行業新品牌起得快死得也快,尤其標榜原創的。他們公司打著王妍前之禾主設的招牌,自稱原創設計師品牌,其實一半自己做,一半給別人做貼牌。老闆以前做布料生意,後來在嘉興開了好幾個服裝加工廠,認識王妍後做了這家公司,一年時間在上海佈下十家店,沒拿一分投資迅速站穩腳跟,靠得就是王妍的眼光與魄力,她擅長迎合市場喜好,對市場的洞察力不輸營銷部的幾位主管。第二年公司在她的提議下,開放各地代理,主攻西南地區,重慶成都的業績不輸上海,同時為了保險幫一些大品牌做貼牌,用王妍的話說叫做物盡其用,反正老闆的工廠不會閒著。雖然公司發展不錯,可是這兩年也遇到了一些服裝行業常見的問題,市場反響好的品牌容易引來模仿與抄襲,他們抄大牌,別人抄他們,抄來抄去看起來都差不多,消費者選擇多了,誰物美價廉就買誰的,只看價效比不看品牌。反正小品牌本身知名度都不高,穿誰都差不多。他們公司起來快,被別人複製也很快。從線上淘寶到線下實體店,同類風格的品牌不同價位的都有,都打著原創的招牌。競爭多了,賺的錢就少了。想要戰勝競爭對手繼續賺錢,就得在品牌上做文章了。王妍這兩年開始著力提高品牌識別度和附加值,一邊加強設計風格,一邊打造品牌故事,花錢參加時裝周,贊助藝人服裝,參加各種設計比賽,請知名模特拍大片,和藝術家合作辦展……花了不少錢,也有一些成效。起碼門店的人反應,他們不用再費力去跟客人介紹他們的品牌了,不少客人開始慕名而來。
和品牌部的人開會時,王妍特別強調質感,有質感的品牌不怕被模仿。可是老闆跟她觀念不同,他不想在品牌上花太多錢,這個品牌不行了,換個名字重新做,老店重新裝修一下,又是讓人耳目一新的新店。老闆想賺快錢,不想做品牌。因為他也明白做產品容易,做品牌很難。他和王妍的矛盾不僅僅源於王妍的壞脾氣,大家都看在眼裡。雖然公司走到今天,王妍功不可沒,可這公司畢竟還是老闆的,只有他有權力決定公司究竟是迎向朝陽走,還是迎著落日走,不過就是他的一念之間。在這種小公司做事,聰明人都會審時度勢察言觀色,不缺危機意識,見狀不對馬上想好了退路。現在已經不像過去,很多公司開個年就散了,老闆隨時都會換,工作自然一樣。打工仔在上海生存的秘訣之一,就是得明白沒有什麼是永恆不變,這家不行換一家,永遠要想好留一手。幾個設計師都是在職場摸爬滾打過的人,已經具備這樣的意識,雖然都沒有明說,但各自的小算盤已經打起。
莫晗曾經也是如此,老闆稍有不對,便開始誠惶誠恐地準備下一家。現在倒輕鬆了很多,這是和俞肖川結婚的好處,讓她不再恐懼突然失業,不用擔心失去收入交不出房租流落街頭。莫晗邊聽他們閒聊邊收拾東西準備下班,張迎突然喚她,說生產部那邊反應表格有誤,讓她趕緊過去對一下。莫晗去到生產部,表格無誤,是生產部的人看漏了。再回到設計部,人都走得差不多了,張迎還在辦公室忙碌,見她回來馬上停下手上工作。
「一起走。」
看樣子是在等她。
莫晗默默猜測張迎等她的意圖。王妍不在的這段時間,她漸漸摸清了張迎做事的套路,她笑眯眯地對你時,絕對是有事找你。大多數人都吃她這一套,被她利用了,還要誇她幾句好,這是她的本事。
兩人一起下樓。
「最近你老公都沒接送你下班?」
「他工作忙。」
「聽說他是攝影師?」
莫晗掃了張迎一眼,不知道她從哪裡打聽來的。
「攝像,也拍照。」
「很有藝術家範兒。」
莫晗笑笑,等著張迎切入正題。
「聽王妍姐說你以前還做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