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子龍南歸(第1/4 頁)
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沒有人會願意鑽進虎狼出沒、毒蟲遍佈的深山老林,繁華城市中的酒肆歡歌,人潮湧動的大街小巷,即便那裡的人偶爾會發發牢騷,但真要是讓他們離開時,卻一個都不肯走的。
葛坡只不過是一座汝南山野間的小村落,莫說繁華,就是找一點餬口的東西都難,把易京和鄴城的繁榮與這裡相比,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所以,儘管凌統極力勸諫趙雲南投江東,但趙雲卻始終不為所動,當然,除了江東遠離中原這個政治中心之外,趙雲心中還有一份對皇叔劉備的牽掛。
界橋初遇,趙雲眼中的劉備是一個和藹可親的忠厚長者。
遠赴徐州,劉備的急公好義、泱泱氣度又讓趙雲為之折服。
「子龍,我若得汝相助,此生之幸也!」辭別之際,劉備更是拉住趙雲的手,眼眶通紅,隱隱似有淚水湧出。
如果不是先投了公孫瓚,趙雲真的打算留在劉備身邊不走了。
所以,在公孫瓚死後,趙雲沒有選擇去投雄據河北的袁紹,或是挾天子佔據中原的曹操,他決定南下投奔賞識自己的左將軍,皇叔劉備。
但是現在,關山隔阻,好不容易到了汝南,再往東去,卻已是寸步難行。
「不管怎麼樣,我都要去徐州一次,你們去不去我不強求。」寨門口,趙雲伸手取過銀槍,一躍跨上馬背,姿式灑脫美妙之極。
凌統拉住馬韁,道:「子龍將軍,徐州激戰正緊,這一路上處處都是曹兵,你單人獨騎前往,就算能過了第一關,也過不了曹兵佈下的層層障礙。」
這十來天,裴元紹、凌統天天遣出斥候去探聽汝南至小沛道上的訊息,得到的回覆卻是失望之極。
而這些訊息還是沒能打消趙雲東奔徐州的念頭,他最終決定冒險東行。
「公績,你不要再勸我了,劉使君與我交情深厚,今他有難,我若不救,豈不與無義之輩等同?」趙雲掙脫開凌統緊抓馬韁的手,大聲道。
凌統見無法說服趙雲,只得說道:「子龍若執意前去,統願與之同往。」
「元紹也去。」裴元紹大聲道。
性子單純的他這些天來在趙雲、凌統的關照下,安心舒意的做著他的第三把交椅,凡事自有趙、凌二人擔著,輪不到他裴元紹操心,這時一聽二人都要離開,不禁慌了心神。
「那好,多些人手總是好的,傳令眾將士,備好乾糧兵器,立即出發!」趙雲喝道。
葛坡的這些黃巾士卒雖然穿戴裝備看起來不怎麼樣,但在趙雲的整訓之下,打起仗來都有了一股不要命的硬骨氣,論及戰鬥力甚至比劉闢、龔都兩部還要強些,真若是到了劉備那裡,也算是一股可以倚靠的力量。
而且,凌統、裴元紹都信服自己,有這樣的部曲相幫,總比孤零零的一個人要好,一旦沒有實力,也就沒有說話的資格,這是趙雲在公孫瓚處得到的教訓,當然,劉備不是公孫瓚,但他明白,劉備看重自己是一回事,而讓其它人重視自己是另一回事。
建安四年十二月十六日,趙雲率一千士卒行至蔡城,卻突然聽到劉備在小沛被曹操擊潰的訊息。
「子龍將軍,我們不能再往東走了,這個訊息若是真的話,曹操很快就會回師許都,那樣一來我們正處在敵人的對面。」凌統諫道。
「再探。劉使君擁一州之地,怎麼可能在短短二、三天內就失敗?」趙雲猶有些不信。
其實,在很多時候勝利的天平往往會傾向於更有準備的一方,高寵與劉表之間的爭鬥是如此,曹操與劉備在徐州的激戰也是如此。
建安四年十二月十四日,曹操親自率兵掩襲小沛,沒有作好準備的劉備倉促應戰,結果大敗,劉備慌不懌路,隻身投往青州袁譚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