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初露鋒芒(第2/4 頁)
外。
此時此刻,在曹操一臉從容的背後,是堅忍不拔不可動搖的毅志,所謂五路檄討,在曹操的心中,就如一張薄紙一般,一捅即破。當年,關東十八路諸候討伐董卓,無論從兵力、士氣、人員配備各方面都強過董卓甚多,但最終卻無奈董卓如何?
不忿於關東諸侯的觀望不前,當時年輕氣盛的曹操決定孤軍追擊,卻不想在滎陽汴水被董卓大將徐榮擊破,士卒死傷甚眾,所騎戰馬受創不能奔跑,曹操自己也被流矢所傷,幸虧從弟曹洪換馬解救才險險逃脫,這在曹操心中一直不曾忘記,為從那一時起,他就暗下決心,此生除了自己外,再不去奢望與人聯合。
馬蹄徵踏,車輪滾滾,在這樣一個註定是強者為王的時代,曹操心頭感受到了的一股迎風博浪的快感,所謂五路檄討,在他看來,根本就是貌合神離、心懷各志的臨時陣營,除了袁劉之外,劉表、馬騰、公孫度勢力與中原皆不相攘,根本不足考慮。
唯一能夠增援劉備的,只有袁紹,上個月,袁紹增兵黎陽,擺出一付隨時南下的架式,使得曹操北境的壓力大增。
曹操知道,袁紹對於自己搶先一步,挾天子令諸侯的做法早有不滿,在去歲袁紹還曾鼓動幽州劉虞自立為王,後又以勢相逼自己讓出大將軍位,不過袁紹並不死心,在徹底擊敗公孫瓚後,袁紹已將下一個目標指向兗豫中原。
既然與袁紹的一戰終不可免,那麼迅速剷除劉備在徐州的勢力就顯得尤為迫切,這就是曹操決定立即出兵徐州的原因。
這是一個軍事冒險,賭的是袁紹不出兵南下,倘若袁紹南下,則曹操現在擁有的一切都將失去,如果袁紹喪失這次機會,那麼曹操就能肅清背後的威脅,專心一致對付北邊了。
長江上,數條戰船劈波斬浪,逆流而上。
高寵站立在船甲之上,迎接著撲面而來的江風,心情和北方的曹操一樣的激動。
他們一個向東、一個向西,目標雖是不同,但最終的目的卻是一樣。
那就是儲存自己,消滅敵人。
「寵帥,曹操在許都誓師出兵東徵了!」劉曄臉色蒼白,腳步有些虛浮的從船艙中走出,道。
隨著江東的各項制度逐漸完備,冶煉司的事務也輕鬆了不少,霹靂車的改進在高寵投入大量的資金之後,終於進入了規模生產的階段,這是劉曄心血的結晶,石印山上的一把大火,燒掉的不只是二十具霹靂車,更有辛苦製作的匠人的信心。
這一次攻打江夏,雖然以水戰為主,但迫切要將霹靂車投入戰場試射成果的劉曄還是說服高寵,在五艘蒙沖戰艦上各搭載了一具霹靂車。
雖然艦載的霹靂車試射的第一發石塊距離目標差了太遠,但高寵對於這樣一種嘗試還是充滿了信心。
為此,他還特意給這一種裝載於船上的霹靂車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艦炮。
艦炮技術雖然現在還不成熟,操作霹靂車的炮手還不能很好的平衡船上的晃動,從而讓發射出去的石塊能儘可能的擊中目標,但艦炮的強大威力卻是有目共睹的,一旦命中,則可令敵軍膽戰心驚,喪失戰意,這就是高寵決定將五艘裝載霹靂車的戰艦帶到江夏戰場的原因。
聽到劉曄的話,高寵臉上露出一抹會意的微笑,他道:「曹操不愧是曹操,能有如此決斷的勇氣,當令人折服矣!我若是彼,亦當以小股兵力在北境牽制,然後集中主力迅速揮師東進,擊破劉備。」
劉曄咳了一聲,敬服道:「原來寵帥是早已料到了曹操會東徵劉備?」
高寵搖頭道:「挾天子令諸侯,曹操看似風光無限,實則也是步步兇險,中原,素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曹操要面對的對手一個比一個強大,有時我常想,若自己是曹操,當會如何?這一次曹操東徵,換作是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