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第4/5 頁)
領導幹部聽取一個剛入伍的普通基層技術人員的發言,在“紅軍”部隊上下引起很大震動,王超非常重視這次機會,他認真準備了一整天。
在會上他講述了為什麼失敗的理由:“網路戰是敵對雙方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領域運用網路技術和手段,為爭奪資訊優勢而展開的鬥爭。
從狹義上說,網路戰則是敵對雙方在作戰指揮,武器控制,戰鬥保障,後勤支援,情報偵察、作戰管理等方面運用網路技術所進行的一系列網路偵察,網路進攻,網路防禦和網路支援等行動。
作為“制網權”的求取基礎和重要行動,網路戰是敵對雙方使用網路攻防技術和手段,以計算機和網路為主要目標的軍事對抗活動,它是為破壞或保障資訊系統正常發揮效能而採取的綜合性行動。
其中,簡便易行,隱蔽莫測的時代特點,使網路戰爭得以憑藉較低的成本來獲取極高的軍事價值。”
“網路空間的虛擬性,瞬時性和異地性的特徵,又賦予了網路作戰鬥的攻防兼備,全向滲透的優勢,這使它所能達成的作戰效果是傳統軍事手段所難以比擬的。
網路戰強調多機動少集中,強調相互間的精確聯絡和默契配合,強調這種看似無形確威力巨大的作戰樣式的出現,無疑使未來戰場的對抗更加激烈和廣泛,手段和樣式也更加豐富和多樣。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資訊化戰場上,交戰的任何一方如果沒有打好網路在網路這一虛擬的空間中進行有效的攻防行網動,以獲取“制網權”。
戰的準備,勢必會陷入應對乏力的被動挨打局面。
網路作戰的瞬時性,互動性,脆弱性和複雜性等,網路攻擊也具有著自己的鮮明特點。網路攻擊的範圍廣,速度快,破壞力強,攻擊本身的成本卻相對較低:研製一種新型病毒進行網路攻擊,費用遠比研製其它高技術武器裝備低得多。
作戰行動的無時空限制性。
網路戰幾乎不受自然時間和天候的影響,具有全天候、全時域等特性,使得網路攻擊更加主動、突然,只要能進入對方網路併發出指令,哪怕萬里之遙,也能一擊中的。此外,網路及其空間的大小隨計算機網路的延伸而拓展,只要計算機網路可及的地方,就是網路作戰空間的延伸之處。”
二.
許濤對王超網路助理工程師的發言很感興趣,他不解地問:“我們的網路指揮通訊裝備比“藍軍”強的多,專業人員素質也比他們強。
怎麼會不行呢?”
王超笑著回答:“不一定,據我的估計,他們的裝置一定比我們強,而且有高人在操作,我們的人不是對手,我說一個人不知諸位領導聽到過沒有?
許婷婷博士,如果她來了,網路方面咱們就別想贏了,只能使用傳統方法,指揮部隊所有通訊器材都不能用。據我的戰友講,今年,她一個人對129名高手,沒用多長時間就把他們全打敗了。
咱們這裡連我在內只有三,四名低手,這網路戰怎麼打。”
許濤停了停說:“許婷婷是我的妹妹,她有那麼厲害嗎?
再說連我都不知道她去了哪裡,那個張禹坤怎麼找到她的呢?
如果這樣,他們違規了。”
越是在網路防禦很難的情況下,越要加大對網路防禦的研究,建設和保持一支符合足夠原則的網路戰反擊力量保證在遭受對方首次網路攻擊時仍能實時進行網路反擊。
這正是積極防禦的網路戰作戰思想,即必須強,調在網路總體防禦的態勢下,寓攻於防,攻防結合,以積極的攻勢作戰達成防禦目的,使網路戰在開局上是防禦,但在作戰過程中卻又不侷限於防禦。
在計算機未遭受病毒攻擊之前,採取各種預防措施,切斷敵方的入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