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1/4 頁)
隳芾斫庹夤鄄斕拿纜穡俊�
傳統的教育一向要我們壓抑,或是朝某個特定的方向思考。我們現在要說的是:觀察你的憤怒、你的貪念、你的性需求等等,讓這股憤怒或其他的心理反應充分顯現,然後它們自然會消解掉。如果你真的做到了,你可能永遠也不會再生氣了。不妨試試看,為自己去發現箇中的真相。讓你的觀察之中不帶揀擇:只是單純地看著自己的貪念、自己的嫉妒、自己的羨慕等等反應。憑著這份沒有任何歷史背景的觀察,就能產生真正的轉變。
不帶任何揀擇地覺察自己,看看當下到底在發生什麼事,這意味著你能夠允許整個“自我”的活動充分顯現出來。如果所有的歷史背景——亦即老舊的觀察者——不存在了,自我就會產生真正的突變。如果你能這麼去做,就不需要倚賴任何權威了。那時你的觀察和真理之間也不再需要中介了。如果能做到這一點,便是點亮了自性之光。如此一來,任何時刻你都不再需要去討教別人。在這份觀察之中自然會生起解脫的行動,帶來真正的轉變。請試試看!
因此,不帶有任何權威性的觀察,亦即完全自由地進行觀察,乃是最重要的一件事。這意味著我們一向熱衷追求各種經驗的那份慾望,必須徹底止息下來。我會告訴你理由是什麼。每天我們都在經驗各種事情。這些事情一旦被腦子存檔下來,就會變成我們的記憶,而這些記憶又會扭曲我們的觀察。舉例來說,如果你是一名基督徒,那麼你已經受制於兩千多年來的基督教理念、信仰、教條、儀式和救世主,而你對這些事都會生起想要經驗的渴望。你一定會去經驗這些事,因為這就是你的侷限。在印度,人們信仰的神起碼有好幾百個,他們已經受到了這些信仰的制約,所以自然會看到這些神的幻象,因為他們是循著那份制約去看的。當我們對自己的世俗經驗感到乏味時,我們就會想要別種的經驗,譬如宗教經驗或是靈視經驗等等。你一定會依循過去的歷史背景而發展出靈視或其他的通靈經驗,因為你已經受到了制約。你要十分留意這一點,並且要看見經驗之中所蘊藏的含義。
點亮自性之光:光明自性的照徹
他人無法帶給你光明(二)
經驗之中到底蘊藏了什麼東西?經驗之中一定有一個經驗者。這名經驗者就是他所渴求的慾望、他被教導的一切事物以及他的侷限。他十分渴望能經驗到他所謂的上帝、涅等等。如此一來,他一定會經驗到這些東西,但是“經驗”暗示著“認知”,而認知又意味著你已經知道了。因此被你認出的那個東西不可能是新的,一個需要經驗的心其實是活在過去的,它永遠不可能瞭解那個原創而又嶄新的東西。因此你必須擺脫掉想要去經驗的那份渴望。
這種形式的冥想過程是充滿著艱辛的,而我們卻希望生活能輕鬆、愉快、自在。每當困難產生時,你必須全神貫注地面對它,但是你卻說:“這條路不是我要走的,我要走的是另一條路。”
所以,請觀察你的恐懼、你的享樂、你所有的痛苦,以及生活裡關係互動之中的複雜面向。你要非常仔細地進行觀察。“純然的觀照”意味著沒有一個觀者的存在,因此也就沒有所謂的壓抑、否定或接納,而只是單純地看著你的恐懼。只要一有恐懼,一定會有扭曲。當你在追求享樂時,追求的本身也是造成扭曲的因素之一。心中有痛苦也是一種負擔。因此當你的心在觀察時,它必須放下這些問題,去體悟日常生活之中關係互動的真相。這是非常難辦到的事,因為我們的關係都奠基在我們對彼此所抱持的刻板印象之上。只要有一個製造刻板印象的人存在,這個印象製造者一定會阻礙兩人產生真正的關係。在深入探索冥想這個主題之前,我們必須先理解這一點才行,因為這就是很少有人能正確冥想的原因。
所有的冥想體系都主張你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