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第1/2 頁)
公元前140年,西漢第五位皇帝劉徹即位。就在這一年,他開始了被後人稱作豐功偉績的&ot;前無古人&ot;的事業,這些偉大的事業裡也包括修建他自己的陵墓。建皇陵首先就要選擇一個風水寶地,大漢王朝缺少這樣的人才,漢武帝經過多方的資料搜尋,得知一個叫許負的風水師很有造詣,他便派人尋找此人。但是結果讓他很失望,此人已經死去多年。正當他一籌莫展時,有人向他推薦了許負的師弟東方朔。這是一位中國歷史上最負傳奇色彩的人,即使是正史所記其生平,也處處都有神話般的痕跡。他得到劉徹的邀請函後,先是推辭一番,然後就欣然前往了。漢武帝劉徹的茂陵:東方金字塔21
來龍去脈漢武帝茂陵,東去長安城八十里,在興平縣東北十七里。《關中記》雲:漢諸陵皆高十二丈,方百二十七步,惟茂陵高十四丈,方百四十步,其形方正,以漸殺其上而頂平,狀類覆鬥。凡陵皆徙民置邑其傍,為戶五千,獨長陵、茂陵俱萬戶。蓋漢諸陵多在渭北鹹陽原上,自東而西。高祖長陵、惠帝安陵、景帝陽陵、昭帝平陵,及武帝茂陵,所謂五陵也。茂陵東一里三十步為衛青墓,其高二丈。少東為霍去病墓,高如青墓而頂銳,支傍分巨石矗立其上,與冢形不類。《漢書》雲去病為驃騎將軍、大司馬、冠軍侯。元狩六年薨,帝悼之,發屬國玄甲,軍陳自長安至茂陵,為冢象祁連山,以去病嘗破匈奴於祁連也。顏師古云:&ot;冢上有堅石,冢前有石人馬者是也。&ot;當茂陵東,去病墓西稍北,有冢視青墓高少減,世傳為丞相公孫弘墓也。茂陵西一里為李夫人墓,《三輔黃圖》到了長安,漢武帝與他見面。兩人談天說地,飛禽走獸,古往今來,吹拉彈唱,天堂地獄,帝王興衰等無不暢談。東方朔發現面前的這個皇帝天分極高,漢武帝也感覺面前的這個術士非比尋常。兩人又互相吹捧了一陣,就談到了正題。劉徹說,&ot;還請先生開慧眼為我選一寶地。&ot;東方朔沉思片刻,說道:&ot;我先走走看。&ot;第二天,東方朔就跑到鹹陽原上去勘察,但每天回來都愁眉不展。因為當時的渭北已有長陵、安陵、陽陵,若按照風水學常例,東方朔只在渭北選取一地即可。一是此地風水的確不錯,二是已有建陵的先例,凡事都有例可循。但是,如果換作另一個皇帝,此方案絕對可行,但在劉徹面前,這方案必不可行。劉徹是一個做事喜歡別具一格、標新立異的人。別人要這樣,他偏不這樣。東方朔心想,一旦把這個方案報告給劉徹,而引起劉徹不滿,他一定會遭到唾棄。值得慶幸的是,長安附近的風水寶地並不僅在渭北。他掐指算了好久,終於算出一個叫槐裡的地方有寶氣湧出。在一個清晨,他信步朝槐裡走去,但見地上平曠,綿延不盡,南望秦嶺,北依群山,氣象開闊,氣脈極佳。他對著上天點了點頭,回到宮中向劉徹報告了這一喜訊。劉徹道:&ot;槐裡是我外祖母和母親的故鄉啊。&ot;東方朔一聽,居然還有這麼巧的事,立即順勢說道:&ot;此地氣息所集,風水乃前百年來第一吉壤,而且又與渭北諸陵連成一體,則西、北龍脈相連。另外,此地土大盛,您名字裡的徹字22
雲:&ot;東西五十步,南北六十步,高八丈,名習仙台。&ot;《水經注》雲:&ot;其冢形三層,世謂為英靈。&ot;蓋其上為級陛之狀,與諸陵所制特異。此漢家妃嬪始終承恩寵者也。又按《武帝故事》,帝嘗見形,謂陵令薛平曰:&ot;吾雖失勢,猶為汝君,奈何令吏卒上吾陵上磨刀劍乎?自今以後其禁之。&ot;平頓首謝,即不見。推問陵傍,果有方石可為礪,吏卒每盜磨刀劍。霍光欲斬之,張安世以為神道茫昧,不宜為法,乃止。嗚呼,武帝去今千一百八十八年(按:此處年代有誤),世易代殊,向之神靈無復見矣。蒿萊榛棘,極目悽然,而牧豎耕夫,朝夕蹂躪,徒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