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林府(第1/2 頁)
聽到師孃的埋怨,陳恆故作傻笑。這段時間裡,他是有想過去林府好好感謝下前輩。可又擔心自己太過冒失,想了又想最終還是沒去成。
好在王先明知道怎麼應付老太太,笑道:“我就說恆兒的性子像我,不愛給別人添麻煩。”
“你那是迂腐。”柳氏沒好氣的瞪他一眼。
好傢伙,眼看恩師要捱罵,陳恆趕忙拿出禮物救場,“師孃,這是我在揚州買的禮物。你看看喜歡不。”
其實柳氏的禮物跟奶奶她們的一樣,只在花色有差別。奶奶跟母親的更鮮豔一點,師母的梳子則只有淡雅的兩朵秋菊。
柳氏拆開一看就很喜歡,對著孩子高興道:“師母很喜歡,恆兒有心了。”
王先明在旁眨眼,只是端著茶杯也不喝,也不說話。陳恆沒讓對方多等,衝他咧嘴笑道:“夫子,我給你抄了些書。”
陳恆抄的兩本名叫《了凡四訓《入蜀記,前者是在書院裡找到,是前朝袁黃先生所作,這位了凡先生生平很是傳奇,陳恆讀之常有共鳴,十分喜愛。
後一本書是從薛蝌手中借得,由宋朝陸游先生親筆記述的遊記。
此書文字樸實,勝在讀之如身親臨。
陳恆家沒有藏書,王先明手上的也不多。兩人都是愛書之人,見到弟子親筆抄寫的禮物,王先明很是高興。
古代受限於書籍的傳播,很多絕本孤本都被書香門第收藏,也難怪王先明會直接將喜意表露在臉上。
禮物一送完,王先明如往常一樣詢問起陳恆的學業,當他聽到山長的點評時。王先明忍不住點點頭,給陳恆講解起裴懷貞的用意。
“恆兒,你知道做文章的三重境界嗎?”
聽到夫子要教誨,陳恆趕忙正身端坐,道:“請夫子明示。”
“第一重境界,你已經破了。你之前的總結非常好,我現在也時常拿來教導學堂上的人。”王先明活到這個歲數,見識還是有的,“我聽岳丈說過一次,下一重境界,就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你可知為何?”
是這個意思嗎?陳恆煥然大悟,脫口而出道:“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正是如此。”王先明笑著點頭,心中很為陳恆的悟性高興,“可這只是紙上的說法,真正的用意是讓你的才識跟平日的生活貼合在一起。”
“書,要讀,更要用。怎麼用,用過之後的體會。這由虛向實,轉實為章的歷練,不靠一點點的累積,是做不到的。”
“你回去之後,就要開始學習寫策論,它的難點就在此處。如何寫出讓考官信服、讓百官稱讚、讓陛下跟百姓認同的文章,才是你接下來的方向。”
“這裡面的學問很深,為師也說不明白,只覺得你山長這個辦法很好,你倒是可以一直秉持下去。要知道學無止境,百讀仍有餘香。”
感受倒王先明濃濃的期盼,陳恆立馬起身行禮,“弟子明白。”
“好啦好啦,書要讀,人也不能一直擰著。”柳氏出來轉過話題,“今日恆兒才回來,恆兒先去玩一玩。”
陳恆笑了笑,又陪著二老聊了一會,請夫子師母過兩日,一同來家裡過中秋。這是弟子的邀請,王先明沒有拒絕,何況他跟陳丐山還是兒時玩伴。
離開夫子家後,陳恆在家中過了幾天舒坦日子。
每日幫著家裡做點農活,教雙喜讀讀書,自己也溫習接下來的功課。晚間吃過飯後,他會陪著家人坐在院子裡閒聊片刻。
都是些家長裡短的事情,可勝在溫馨自然。光聽著爺爺陳丐山中氣十足的聲調,陳恆就足夠高興了。
不過透過他爺爺每日的講述,陳恆又瞭解到一個他不知道的事情。
二叔被罰去做徭役後,縣裡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