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林如海(第2/3 頁)
他付完錢,又趕忙把書籍塞入懷中,生怕它丟了一般。
這世道就是這樣,四書五經雖然滿大街都是,但很多先賢大家的文章,都被一家一姓藏在自家書樓,等閒人是求一見不可得。
所謂的書香門第,就是靠這種收書藏書的笨辦法,將知識代代相傳,好讓後世子孫透過更大的閱讀量,將來在科場上快人一步。
回去之後,就得叫恆兒把這些書通通翻爛,不然得狠狠打他的板子。王先明咬咬牙,作別書局掌櫃,告辭而去。
也不知道是他運氣好,還是不好。待他走後,從書局深處走出一個家僕,掌櫃也識得他,一看到便高興的打起招呼。
“李管事,又來替秀才公買書呀。”
這家僕表情甚是倨傲,只是點一點頭,看著王先明離去的背影,問道:“那不是泰興縣的老童生嗎?”
掌櫃一聽,嘴角一撇,頓感無趣。你語氣輕慢,是因為上頭有個秀才公,我可沒有。再說你也不過是個家僕,敢這樣稱呼讀書人,哼哼。
但對方終究是大戶,掌櫃只好陪起笑臉,“確實是他,之前還說他關了學塾,以為不再教人。這幾個月來,又突然來我書局購書,也不知道是在教誰家的子弟。”
“他都買了些什麼?你把他買過的都說來聽聽。”
掌櫃將書名如雨後竹筍般道出,聽的這個僕人一愣一愣,趕忙告辭準備回家稟告主人。他的家主,自然是先前擠走王先明的李公明。
聽完家僕的講述,李公明笑著搖頭:“他倒是好運氣,離開了泰興縣,還能收到這麼多學生。”
“老爺,何以見得。”家僕適時狗腿。
“都讓你平日多讀點書。”李公明往椅子上一靠,點評道,“他第一次買《四書章句集註應該是給剛入學的學生準備,此書是理學所物,為本朝不喜,但書中內容著實精妙,朝廷這才不禁止它。
第二個月買的該是《臨川集《蘇轍集,正好做讀物,讓學生們免於陷進四書五經中,只知道死讀書。
只是這《春秋註疏能在《賢文集前面,想來是他門中有弟子開始治五經了。這個人,打熬上幾年,就可以下科場了。到時候,我們就知道誰是他的學生。”
家僕在一旁搖著摺扇,抖機靈的問道:“老爺,為何不能是一個人呢?”
“糊塗。”李公明轉頭罵上一句,“你當那個王先明是什麼梧桐樹嗎,練的一手呼鳳引凰的法術?他能在窮鄉僻壤找到一個學過四書的弟子,已經夠他們老王家祖墳冒煙了。”
“是是是,老爺說得對。”
“你回頭去把學生們的文章收上來,我要好好檢查。到不可讓王先明的弟子,搶在我的前頭去。”
…………
…………
王先明到家時,林如海已經告辭離去。他見到家中擺滿禮物,不免跟柳氏打聽起來,再知道來客是林秀才之後,不禁也感慨一句,“緣分竟然如此巧妙。”
“誰說不是呢。”柳氏依照禮單收拾著物品,“我瞧著他現在該是出息了,舉手投足間不是一般小官的氣派。”
王先明幫著一起收拾,聽到這,只是笑:“還有女諸葛不知道的事?夫人沒仔細打聽一二?”
“打聽這個作甚!”柳氏忙碌的同時,還不忘露出少女姿態,“你說這咱們知道,他是大官。是該謹言慎行好呢?還是該攀攀關係?”
“還不如不知道,我跟他說話還能自在些。不然說話之前,一想到他是當的什麼官,我還要斟酌一二,既不能顯的生疏,又不好過於親近,那還有什麼話頭。”
“君子之交淡如水,說的就是夫人這樣。”王先明點頭,‘敬佩’得朝柳氏作揖,引得後者一陣惱怒,抓著他的手臂就是又扭又打,直叫王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