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第1/2 頁)
蔣介石望望兒子,點點頭,正欲邁開步子,不料,一陣喧鬧聲夾以嘈雜的腳步聲襲擾而來蔣介石回過頭,見是一排軍警正擋住欲往這邊走近的人群,他一怔,忙吩咐兒子道:&ot;經國,你去看看&ot;
蔣經國點點頭,忙碎步跑了過去一會兒,他迴轉身便對蔣介石說道:&ot;父親,鄉親們聽說您老回來了,要見見,他們出於安全方面的顧慮,因此加以阻攔&ot;
&ot;走!&ot;蔣介石將柺杖往前一點,便邁開步子道:&ot;我們過去看看&ot;
&ot;父親一路辛苦,是不是改日……&ot;
&ot;鄉裡鄉親的,再辛苦,也得見他們&ot;蔣介石盯了兒子一眼,不耐煩地擺了擺手
蔣經國頓時噤若寒蟬,忙貓著腰在前面牽引自己的父親父子倆在一群便衣侍衛的簇擁下,向喧鬧的人群疾速走去
舉凡平步青雲、成就大業者,在外面闖蕩世界時,儘管費盡心機,耍盡手腕,平日高高在上,讓人難窺真顏,無論他們如何風光,哪怕高居廟堂之上,但是,一回到生養自己的故鄉,便會收斂起外面混跡的嘴臉,在四鄰鄉親中極力表現出平易近人、善解人意的作態他們從語言、習俗,甚至衣著,多要保持兒時的樣子,為的讓鄉親們不要講自己&ot;忘本&ot;
這是許多中國仕途上的為官者難解的&ot;鄉土情結&ot;
蔣介石當然也不例外
&ot;這位阿公,&ot;蔣介石已走近喧鬧的人群,朝一位鶴髮童顏的老者頷首笑道:&ot;儂要見我,有啥事體?&ot;
老者一聽這口地道的寧波鄉音,倍感親切,便壯著膽子問道:&ot;蔣總統,我們只是想看看您&ot;
&ot;謝謝阿公難為您老還惦念著我這個溪口鎮出去的遠行遊子&ot;蔣介石一面謝著,一面笑道
猛然間,另一位老者扒開人群,踮起腳尖,使勁朝前擠了擠,然後蹬著一雙狐疑的眼睛朝蔣介石眨巴著問道:&ot;聽說你已經不當總統了,是這樣嗎?&ot;
人群中立刻炸開了鍋大家驚疑地扭頭盯住老者,議論紛紛蔣介石一手扶了杖,一手朝人群中擺了擺,然後和顏悅色地答道:&ot;是這樣子的老人家,我已經不是總統了&ot;
&ot;那你這次回了溪口是不是告老還鄉?&ot;老者大著膽子繼續追問
&ot;當然是回鄉長住&ot;蔣介石依舊是滿臉笑容,&ot;現在是民國,講民主中正視國民公意而出,對總統一職斷無縈懷之意一旦去職,當然就是一介草民不過,&ot;蔣介石見人群無甚反應,忙轉過話鋒道,&ot;中正在外奔波多年,這次返鄉,一身輕鬆種種地,養養花,釣釣魚,過過平常人的生活希望鄉親們多多抬愛&ot;
人群中興許是被蔣介石這番話感動了,老者伸出雞爪似的雙手往空中疊住,便帶頭鼓起掌來大家不由自主地&ot;稀里嘩啦&ot;報以了一陣掌聲
蔣介石趁機感激地點點頭,客套兩句,轉身向眾人揮手告了別,然後拖著疲乏的身子回了豐鎬房
蔣介石,浙江奉化人原名蔣國泰,乳名&ot;瑞元&ot;,學名&ot;志清&ot;1912年他流亡日本創辦了《軍聲》雜誌,用筆名為介石1918年,經江浙財閥張靜江牽線,他跑去廣州投奔孫中山時,仰慕這位革命先行者,並以學生和繼承人自居,遂改名&ot;中正&ot;
曾有好事者考究&ot;介石&ot;與&ot;中正&ot;並非為蔣氏獨創介石源於《易經》預卦六二爻辭&ot;介於石不終日貞吉&ot;中正乃儒家評國易的大傳《象》&ot;不終日,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