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頁(第1/2 頁)
「哪裡是詩,國家金甌尚缺,朕何來心思作詩,不過信口胡謅,以述時勢而已。否則以這般用詞,豈不是『生吞活剝』一般?」
「生吞活剝」典故本出唐初,到了錢惟昱這時代自然是但凡讀書人都耳熟能詳的了。原典大約是說唐初一個名叫張懷慶的傢伙,喜歡略微加幾個字後抄襲名人詩詞。比如當時朝中大臣李義府曾寫了一首五言詩,原文是:「鏤月成歌扇,裁雲作舞衣,自憐迴雪影,好取洛川歸。」張懷慶將這首詩改頭換面,在每句的前頭加上兩個字,變成一首七言詩:「生情鏤月成歌扇,出性裁雲作舞衣:照鏡自憐迴雪影,來時好取洛川歸。」人們讀了張懷慶的這首詩,無不譁然大笑,諷為:「活剝王昌齡,生吞郭正一!」這就是生吞活剝成語的來源。
錢惟昱這般自嘲,便是說,他不過是借了古人「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的詩和貫休大師給大明太祖錢鏐寫的「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一詩,巧取假借,以合今日之狀況罷了,算不得作詩。錢曙聽得懵懵懂懂,自然是隻能如此理解。可嘆顧長風林仁肇一般武將連這點微末的詩詞造詣也無,也不知道生吞活剝的典故,所以讓錢惟昱這個笑話說的頗為無趣,也就揭過不提了。
483第483章 變局
一個月後,河東,代州。
遼國皇后蕭綽,用著天子的御輦,督押著大軍緩緩而行。數十萬遼兵,乃至從劉繼元那裡弄來的炮灰、北宋投降稱臣後帶來的僕從軍、河北漢奸組成的新軍,乃至部分黨項人迫於威勢派來湊數應景的騎兵……如雲的人馬,連綿行軍,把代州關外的草原,鋪陳得如火如荼。這支部隊,顯然是來河東尋明軍決戰的。
擺樣子的病秧子皇帝耶律賢當然也是身在輦內的,只是這種泥塑木雕一般的存在,根本不能阻擋一夜堅強起來的蕭綽行使那鐵腕的皇權。
「一夜之間堅強起來」這樣的描述實在是太旖旎而充滿歧義,尤其是發生在一個十七歲的少女身上,那就更引人遐思了,難道是……無論大家往哪個方向想,那都是想錯了。實際上,蕭綽如今守著過日子的還是一個沒治好宿疾、不能人道的男人;換句話說,蕭綽從雲英初嫁至今,還是守活寡的狀態。那麼,她究竟是怎麼一夜成熟起來的呢?
原因很簡單。公元970年、乾亨二年五月末的一天,蕭綽的父親蕭思溫,在陪同女婿皇帝耶律賢在閭山(今遼寧錦州閭山)出獵的時候,遭到賊人刺殺身亡。
經過嚴查以及對嫌疑牽涉分子的嚴刑拷打,刺客被查明是朝中過氣權貴高勛、女裡組織派去的。動機倒不至於是謀朝篡位——畢竟其中一個姓耶律的皇族都沒有牽涉到,殺了蕭思溫也沒啥用。高勛和女裡謀殺的動機,只是不滿蕭思溫把持朝政、傀儡耶律賢罷了。
(註:蕭思溫於970年5月死於高勛、女裡刺殺為史實。)
死了父親的蕭綽,一夜之間完成了從一個雖有才智果斷、卻缺乏定性和忍耐的少女,到隱忍不拔、兼具委曲求全品質的當朝皇后的轉變。
宋人投降了,這本是一樁對遼國來說的大喜事,趙炅就如同當年被中原皇帝打得走投無路、投效大遼的石敬瑭那般珍貴。然而如今接納趙炅乃至他背後的北宋的投降,所要面對的敵人也遠比太宗皇帝耶律德光時要面對的敵人強大得多。唯一讓遼人認識統一的一點好處是:南邊的大明在宋人投降之前,已經因為河東投降大明一事和遼國撕破臉,不斷武裝衝突了。無論遼人結不結納宋人投降,明人都不會和大遼保持和睦了。
同仇敵愾,是一個民族主義上比較好用的籌碼,漢人步步緊逼,為契丹人提供了一個很容易團結的氛圍,故而,以蕭綽一介女流,展現出了天賦非凡的斡旋手段之後,好歹也沒有讓蕭思溫被刺殺這件事情的負面影響蔓延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