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大宋不差錢兒(第1/2 頁)
明朝。
“咣噹~”
朱棣剛端起來的茶杯掉在了桌子上。
朱棣這一次是真的被嚇到了。
要知道,即便是朱棣治下的明朝,國家一年的財政收入也僅有2000萬貫左右。
宋朝隨便哪個時期的商業稅就抵得上明朝一整年的稅收,更別說令人震驚的1.6億稅收了。
“每年1.6億稅收,朕連想都不敢想啊!”
“前宋一年的收入抵得上我大明將近1年的收入啊!”
要說哪位皇帝最能體會貿易帶來的巨大利潤,除了宋朝皇帝,那就是朱棣了。
朱棣派遣鄭和下西洋所賺的錢都進了自己的口袋,無論是南征北戰,還是纂修《永樂大典》用的不都是下西洋掙回來的錢嗎?
朱棣感嘆道:“沒想到前宋王朝竟然這麼有錢!”
接著朱棣又想到天幕講過的宋朝的跑跑皇帝。
“可惜!如此繁榮昌盛的王朝,竟然毫無軍事能力,被人打的夾著尾巴逃跑,連立足之地都沒有。”
【相信大家聽到這裡肯定依舊不服,宋朝都這麼有錢了,為什麼會懼怕遼國呢】
【就連我們普通人都知道,有錢就等於有人、有物、有兵器等等】
【只要有錢,戰爭所需90%就得到了解決】
【可是,大家忽略了一個問題】
【一場戰爭需要花費多少錢?當我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大多數人是一臉懵逼的】
【甚至心中都沒有一個粗略的數字估計,因為大多數人都不瞭解戰爭】
【那我來告訴大家,如果宋朝無法對遼國形成碾壓局勢,那麼一場戰爭下來所花費的銀兩最少是幾百萬起步】
【一場戰爭需要花費幾百萬銀兩,甚至上千萬兩白銀,不僅勞民傷財,需要犧牲無數人,而且還不一定能贏,這種戰爭大家覺得宋朝會打嗎】
【如果簽了澶淵之盟,宋朝不僅要回了失地,而且還換來了和平和商品輸出地,這個買賣傻子都知道怎麼划算】
唐朝。
作為打天下的皇帝,李世民非常認同天幕的觀點,打仗是要花錢的,而且不僅僅是花錢就能辦到的。
“天幕說的不錯,戰爭從來不是兒戲,如果不能碾壓敵方,所消耗的人力物力絕對是以百萬、千萬兩白銀來計算的。”
“區區10萬兩白銀,20萬匹絹布,如果能換來邊疆和平,朕相信無論哪個朝代的皇帝都給得起。”
“我大唐不也和吐蕃等國交往和親嗎?”
“為君者,當以國家大局為重!”
【而且,大家知道遼國為什麼要這些賠償嗎】
【澶淵之盟是以瀛、莫二州作為條件的,土地代表什麼?代表永久恆定產出人力物力,代表常年的稅收】
【遼國怎麼可能白白放棄兩州之地的產出?自然要向宋朝要點兒賠償】
【如果拿錢能換國家領土,大家覺得我們國家願意用錢換領土嗎】
【如果有人拿錢想換你的國家領土,你願意換嗎】
【雖然這些地盤是遼國佔領的,但是這是人家遼國憑本事打下來的,憑什麼白白還給你】
【用《慶餘年》中一句話來說,你國疆土?想要回去,派兵來打啊】
【現在每年只需要區區10萬兩白銀和20萬匹絹布,便可換來長久的和平,以及兩州之地,宋朝怎麼可能不接受】
【更何況遼國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遼國可以輕易發動戰爭,但是宋朝不行,因為宋朝商品經濟發達】
【兩國一旦開戰,最先受到衝擊的是誰?當然是商品貿易行業】
【而宋朝商業稅高達70%,所以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