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大觀園建成(第2/2 頁)
國府自己又獨自一人來到吳中縣衙找到縣令,讓他把招塾師和招學子的事放出風聲去。
塾師的條件很簡單,最少要有秀才功名。
秀才教開蒙的學童沒什麼問題,但要科舉還遠遠不夠,還得要有舉人、進士。
但這種人不一定能隨時招到,得慢慢來。
學子方面賈環肯定也不是什麼人都招,既然要科舉,那肯定不能招笨的,所以得有個入學考試之類的。
這些他也不懂,等後面的老師來出題吧,蒙學的字都不認識肯定不能考做題,以問答形式來弄就可以了。
另外這裡既然叫林家書院,那肯定不能少了林家人,得把林家遠親旁支適齡的都叫來,包他們吃住,再加上獎學金之類的,賈環看得出來,林黛玉也是這個意思。
林黛玉孤單一人,其實心裡是很渴望得到族人的幫襯、認同的。
這畢竟是宗族社會。
沒幾日,林家書院招學子招塾師的訊息整個蘇州基本都知道了,紛紛趕往吳中縣衙。
這些事賈環全都一股腦的交給了縣令安排,賈環才懶得管這麼費腦子的事。
他負責給銀子就成了,他已經私下給了縣令一萬兩的紅封了。
相信縣令會把一切都弄妥當的。
隨著時間推移,林家書院的名聲越來越大,主要是待遇好。
不管是塾師還是學子,塾師的月俸是其他書院的兩倍,如果學子考得功名還有不菲的獎勵。而學子呢,不僅不需要給費用還包吃住,成績優異者還有獎金。
當然,競爭也是很大的,入學不僅要考試面試,而且入學後成績要是連續半年墊底就會被開除。
這些都是賈環設計的,既然辦了書院,那肯定一切就用功名說話。而且賈環在之前研究的丹藥裡把那個提神醒腦的藥方找了出來深入研究,最後不僅能提神醒腦還有增加記憶力的功效。
當然科舉不是單靠記憶力好死記硬背就能行的,還得思維靈活腦子聰明。
比如考你如何治理水患、如何增加農民收入、如何安民保境?
這些書上可是沒有現成的答案給你抄的,得結合方方面面的實際情況來才行。
當然能不能做到是另一回事,但你得先把想法答案寫出來。
這也是賈環要考試、面試入學的原因。
而且以後林家書院出去的官員都要加入共濟閣,這樣才能迴圈良性發展。
按照這樣的規劃發展下去,林家書院、共濟閣的影響力將會越來越大。
林家負責培養人才,薛家負責賺銀子,不管是林黛玉還是薛寶釵,賈環都算幫她們實現她們自己的人生目標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