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第1/2 頁)
「只怕朝廷中的人不是這般想。」王隆道,「他們更希望你趁他們幾敗俱傷,一舉逐出大漠。」
蕭寰道:「就算將他們逐出大漠,大漠中也不會永遠無主。匈奴和鮮卑之前是犬戎、北狄,再之前是鬼方、土方,只要他們是化外之民,便永遠會與中原作對。」
王隆聽得這話,有些不解。
「你的意思,是將這些戎狄都納入朝廷治下?」
「正是。」
王隆覺得可笑,道:「中原倒是願,和親開市,哪朝不曾有,可過不了多久又是大亂。」
「因為和親開市,皆一時的緩和之法,並非真正納入治下。」蕭寰道,「舅父可反過來看,當年的鬼方、土方、犬戎、北狄,後來都去了何處?歷來歸化之事,從來不少。」
王隆道:「話雖如此,可這些戎狄歸化,都是在內遷中原之後才可施行,總不可將匈奴鮮卑都遷入中原,而他們只要留在塞外,便必定要與中原作對。」
「他們總有作對無望的時候,」蕭寰淡淡道,「只要有朝一日,他們發現憑駿馬強弩也無法動得中原一根指頭,或戎狄的民人發現歸附中原比他們劫掠行兇更能吃飽穿暖之時,自然會心平氣和,相安無事。」
王隆看著蕭寰,覺得有意思。
「我記得,你一向不喜歡孟子。」他說,「說那王道虛無,霸道才是立足之本。上次我在京中與你談起如何對付諸戎,你說的可是制衡而非歸化,莫非現在竟是轉了性?」
「並非轉性。」蕭寰道,「眼下要平復邊患,制衡仍是上策。孤說的這些,不過長遠之計罷了。這陣子多了一點見識,想的也就多了些。」
「哦?」王隆頗感興趣,「什麼見識,不妨說來聽聽?」
蕭寰看著他:「比如,舅父可曾想過,從腳下之處出發,徑直朝遠方而行,最遠可到何處?」
王隆哂然。
「古雲八柱擎天。」他說,「最遠者,應當會到天涯海角,可見到那擎天之處。」
蕭寰搖頭:「世上並無天涯海角,也無擎天之柱。從腳下出發直走,無論是何方向,最終都會回到原地。」
王隆詫異不已,啞然而笑。
「你這是從何處聽來的奇談怪論?」他說,「天圓地方,地既是方的,自然有邊界,又怎會回到原處?」
蕭寰知道這話在別人聽來確實是奇談怪論。
就像虞嫣那時驀地出現在自己面前一樣。
他笑了笑,不加解釋。
「舅父可曾想過,這天下,除我朝和邊境上的四方蠻夷,還有何人。」蕭寰忽而問道。
王隆一向地理廣博,捋了捋鬍鬚,道:「據我所知,東邊出了海,有樂浪高句麗及倭國,東南和南方有夷洲和朱崖洲,再遠,皆茫茫大海,島國散佈。往北過了大漠有北海,再往前便是常年苦寒之地,少有人居。而往西走,倒是地域廣袤,出了西域,有烏孫、康居、大月氏、天竺,再遠便是大秦,若是再遠,則無記載。不過就算還有,離中原也已十分遙遠,最多不過有零星貿易來往,不值一提。」
蕭寰道:「那些更遠的地方,雖不知名,貿易零星,但不過因為長途跋涉,交通不便罷了。有朝一日,這些人若得了堅船利器,遠渡重洋而來,而我等對其一無所知,其威脅遠甚於匈奴鮮卑。」
王隆訝然,只覺啼笑皆非。
「你這思慮,也未免太遠了些。」他說,「莫不是看了些志怪奇聞想出來的?」
蕭寰道:「就算是居安思危,也不妨想上一想。」
王隆道:「若是如此,你有甚打算?」
「無甚打算。」蕭寰說著,將案上的地圖捲起,放到一邊,「無論來敵何人,中原除了變強些,皆無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