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健力保李經天(第2/2 頁)
即便是陳春生這樣的國家級人才,也認為劉琅對公司的作用要更大一些,而且是起著無法代替的作用。
要不是劉琅太小,那些學生恐怕都會稱呼他為劉經理或者劉總了。
“什麼?你就是劉琅?”
對方眼睛瞪得老圓,這是所有人第一次見到劉琅時的統一表情。
“對對對,除了你以外誰還會跑到華夏大學裡來,你好你好,我姓李,李經天,這是我的名片!”
對方先是握手,然後又掏出一個名片遞給劉琅。
“李經天?這個名字似乎有些印象……!”
劉琅一邊想一邊接過名片。
“贛西省三水市思江啤酒廠總經理李經天”
名片上寫著密密麻麻的字。
“贛西省三水市?李經天?”
劉琅突然想起了這個名字,與此同時他抬起頭來看了對方几眼。
“原來是你呀!”
李經天是什麼人?或許知道的人不多,但他創立的健力保的品牌可是九十年代國人的驕傲,正是健力保的出現打破了可口可樂在國內的壟斷,甚至在相當長時間內佔據著國內飲料市場的主導地位,是當之無愧的國產飲料第一品牌。
如果健力保品牌穩穩當當的發展下去,或許在三十年後會真正成為國內飲品行業的霸主,不說挑戰兩大可樂品牌的地位吧,但起碼在國內也能與其分庭抗爭,但事實上到了九十年代末期,健力保品牌就瞬間衰落,最後被國外企業收購,即便十年後重新被國內的企業買回,但在國內競爭激烈的市場下,健力保的品牌再無優勢,只能靠著曾經的一點民族記憶“苟延殘喘”了。
健力保品牌的衰落並非是因為什麼產品質量的原因,而是因為以李經天為代表的的管理者和政府為代表的產權所有者之間的內鬥。
健力保品牌說到底還是屬於國有資產,是李經天這個承包者經過十幾年的時間把一個瀕臨破產的企業變成民族第一品牌,他本人也是極度的自信,想要將企業私有化,成為自己團隊的私產。
如果在企業初期私有化,或許當地政府不會有多少意見,因為這個時候健力保品牌還沒有多少價值,廠子裡面還一片破敗之相,但十年後,這個牌子已經成為了一塊金字招牌,工廠還在粵省建造了一棟三十多層的大樓,每年產值多達數億,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才不會輕易罷手,說到底還是利益的問題,為了利益,沒有人在乎什麼第一品牌,沒有人在乎這個品牌的未來發展,在那一刻,他們就要錢。
雙方為了利益斗的不可開交,其結果就是李經天被判刑入獄,健力保被強行賣給了一幫資本炒作集團,從此走向了衰落,民族飲料第一品牌就此成為了歷史。
在三十多年後,很多人都對健力保的衰敗痛心疾首,尤其對當地政府的短視深惡痛絕,認為就是這幫官僚們為了一點點私利把一個有大好前程的品牌毀掉,簡直是讓親者痛仇者快的叛徒行為。
可說這些又有什麼用?
:()重生1980之強國崛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