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十萬元戶(第1/2 頁)
吳荷那邊在忙碌地編制未來幾年的改革方案,劉琅這裡的生活也再次回到了正常,每天除了上課就是泡在實驗室,然後再到自己的公司或者三廠看看,“指導”那些工人師傅們的工作,他有時也會到吳荷那裡詢問一下,不過這種事情當然不能一蹴而就,即便是他的提議非常好,可這也只是個框架,如何新增內容還要多方面的考慮,國家才剛剛放開私人企業僱工人數的限制,現在吳荷又要搞國企私有化,說實在的這步子有點大,這其中牽扯太多太多,能不能透過就是劉琅也沒有把握,但劉琅還是有一定的信心,那就是鄧老的決定,如果鄧老能夠拍板,這件事就有很大希望。
吳荷的團隊為了完善這個方案簡直是馬不停蹄,有時去找一些法律專家;有時去企業調研,為此他的課程都換成了別的教授來代理。
轉眼間進入了六月份,首都的盛夏異常炎熱,知了在樹上拼命地叫著,驕陽如火,烤的人無法忍受,沒有課的時候學生們都躲在樹下,或是聊天或是看書,有的乾脆就躺在地上呼呼睡覺。
實驗室裡的溫度更是高的離譜,開工的時候,只要沒有一些危險的工作大家乾脆就脫了上衣光著膀子,另外在四周放了十幾臺三廠原來生產的電風扇,這種風扇雖然外觀不好,但是質量沒有問題,強大的風勉強能帶走眾人身上的熱氣。
熊懷志和陳春生這邊已經設立出了一款新型的壓縮機,當然,這並不是實體機,完全是根據材料的各項引數來進行的虛擬設計,但相信出入不大,只要有材料,再經過幾次試驗就能造出來真正的機器。
劉琅也參與了這臺機器的設計工作,可以說已經和十年後的機型相差無幾了。
“還是材料的問題呀!沒有材料,什麼也造不出來!”
國人的智慧在世界範圍內都是出類拔萃,設計方面絕對是沒問題,缺的只是基礎,沒有基礎什麼都造出來,起碼現在還不行,只能慢慢摸索逐漸積累。
李經天那裡傳來了好訊息,健力保終於成為了奧運會的指定飲品。
其實三水思江啤酒廠這個毫無名氣的廠子能夠異軍突起,原因就在於“健力保”這個品牌的外觀設計,一是採用了只有國外品牌才有的易拉罐包裝,這種包裝外觀新穎,還易於運輸。
另外就是“健力保”的標識設計,在國內的品牌標識設計還僅限於最直白的階段,它的那種抽象而富有更深含義的標識讓所有人都眼界大開,比如和李經天一同競爭的還有一家首都第三飲料廠,它的產品是獼猴桃飲料,這個飲料還是採用最普遍的玻璃瓶包裝,標識是一個獼猴拿著個桃子,畫面很卡通,雖然味道不錯,但怎麼看怎麼想是給小孩喝的兒童飲料,這種形象豈能拿到國際賽場之上?
劉琅的聖唐文化也將變形金剛第二部畫了出來,母本經過校對後交給了孫明仁。
再次來到首都的孫明仁有些意氣風發,變形金剛第一部的漫畫書已經印製出來,還特意在港島範圍內試驗性發行,結果剛一出現就引起了很大的轟動,第一批就發行了五萬冊,而且還供不應求。
這本漫畫的擁躉從七八歲的孩子到五六十歲的成年人,小孩子是對那些稀奇古怪的漫畫形象感興趣,大人們則更看重裡面那天馬橫空的故事情節,既有流行元素在裡面,又有非常神秘的文化在背後隱藏。
這是一個好兆頭,五萬冊雖然不是很多,但港島才有多少人?根據推測後期還能發行至少十萬冊,這本漫畫在港島的價格是每本十七港元,拋去成本外每本淨利潤達到了十港元左右,五萬冊那就是五十萬港元,除去給劉琅二十五萬港元和勇力集團五萬港元外,孫家也有二十萬港元,這對孫家來說已經是不少的收入了,再加上後續印刷,算下來光是在港島孫家就能至少收入六十萬港元,這絕對是一筆鉅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