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第1/2 頁)
“華夏工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多麼高大尚的名稱,劉琅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把這家公司變成國家工業最頂尖技術的搖籃,要培養出一批高尖端的人才。
當然,除了劉琅,就是熊懷志也沒有這樣的想法,他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能購買一些國外先進的裝置拿來研究研究,僅此而已,至於說趙天明和國家的那些高層,他們就更沒有什麼遠大的理想了,這就是一家跟其他企業差不多的工廠,唯一不同的是劉琅這個五歲的神童摻合了進去,他們只是好奇,要看看劉琅這個“神奇”的小孩子能幹些什麼。
劉琅事無鉅細,親自制定和華夏大學的合同,包括利潤分成、包括擔任職務等等,當然,這華夏工業是國營企業,產權上跟劉琅一毛錢關係也沒有,劉琅也沒想打這方面的主意。
公司當然要有負責人,熊懷志是工程系的院長,由他來擔任公司的負責人,按理說應該叫做經理才對,不過沒人會稱呼熊懷志為熊經理,他自己也不在乎稱呼方面的問題。
不過劉琅嘛,原本他給自己按了個總設計師的職務,但又覺得名字有點大,似乎強了鄧老的頭銜,為了表示尊重,劉琅就退而求其次,就叫首席設計師吧。
忙忙叨叨好幾天,這些事情終於都完成了,劉琅也總算消停了下來,而此時也到了開學的時間。
剛一開學,吳荷就找上門來,手裡還拿著一份當天的群眾日報。
“劉琅,快看!”
劉琅接過報紙,一眼就看到日報用了一個版面的篇幅刊登了鄧老南方考察的訊息,而鄧老的講話則是重中之重。
“實踐證明,特區的發展是符合國家的利益,可以帶給我們國家財富,我們要堅定不移的走下去,在深市有一句廣為流傳的口號: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我看還要加上一句,科技才是力量,知識才是根本………。
我們的幹部要多學習國外的先進思想,要活學活用,這樣才能更好更快的把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起來………。”
鄧老的講話寫在了最前面。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這句話在前世就是深市發展的標誌,但是後面那句:科技才是力量,知識才是根本,這句話在前世卻根本沒有,劉琅猜測,很可能是自己的那本小島經濟學起了一些作用。
的確,在報道中鄧老真的向那些幹部提到了“小島經濟學”這篇文章,而且還號召全國的經濟幹部要看一看。
“劉琅,看到了嗎?你的小島經濟學成了全國幹部都要學習的書籍了!”
吳荷很高興,因為這篇文章的發表,代表著國家改革的腳步將會更快,即便文章裡並沒有對私營經濟僱工人數做出什麼論斷,但是鄧老還提到了那位還在牢裡面蹲著的年長久,說他的思路很活,還帶動了不少人一同致富,這樣的人是要鼓勵的。
最高領導都如此說了,這個年長久顯然是要發達了。
劉琅還記得前世,鄧老“欽點”年長久的名號還是在八四年年底,那個時候“老年”已經在牢裡蹲了一年多時間了,今世他提前大半年的時間就被放了出來。
而且,前世鄧老提起“老年”的名字,也只是用“先看看”之類的模糊字樣,無褒無貶,官方也是無聲無息的把“老年”放了出來,不鼓勵、不反對,這就是官方對“老年”的態度。
在今世,鄧老的話原文被刊登在了群眾日報的頭版,裡面出現了年長久的大名,話裡話外已經帶有鼓勵之情,這種“待遇”已經遠遠超過了前世,怕是這“老年”在今年會被捧為模範了。
這個結果倒是有些出乎劉琅的意料,小島經濟學或許對老人家有影響,但劉琅絕不會相信單憑一種“耳目一新”的見解就能讓國家的政策發生顛覆性改變,那可就太小瞧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