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國家教育現狀(第2/2 頁)
是否強大,去看這個國家大學的科研水平高低即可,反過來也是如此,一個大學的科研水平也反應了一個國家是否強大。
在三十年後,國家的生產總值達到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看上去很美,可是國家頂尖大學在世界上的排名卻並非如生產總值那般“生猛”,很多熱門的專業都距離國外大學有著不小差距。
說到底,那時的國家是個大國,可是距離真正的強國還有差距,算不上真正的強國,相應的反應在高校也是如此。
三十多年如此,那麼在八三年呢?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也不為過了。
趙天明校長跟劉琅簡單的介紹了一下機械工程系,這個系分為兩個方向,為精密儀器及機械製造和冶金……。
“就這兩個方向?”
劉琅一愣。
“對呀!就這兩個方向。”
對方回答。
“汽車發動機製造在哪個專業?”
劉琅學機械工程的目的就是想要造出國人自己的發動機,尤其是汽車發動機。
“汽車發動機?哎呀,那咱們可沒研究呢!”
趙天明搖了搖頭。
“沒研究呢?那我學什麼?”
劉琅突然反應過來了,這可是八三年,國家連拼湊出一臺德國汽車都要花上數天時間,哪裡有能力去研究汽車發動機,別說發動機了,德國汽車上面的螺絲都造不出來。
,!
“有點糟糕呀!”
劉琅感到了一絲不妙,他是位重生者沒錯,可作為重生者,他也只知道國家未來三十多年時間裡發生的大事情,像某個學校有什麼專業課這種事情他哪裡知道,之前還以為華夏大學機械專業是多麼的牛逼,結果實際上卻也是這麼“可憐”。
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十年浩劫,學校的老師都戴上“帽子”去鑽牛棚了,學生們都背上鋤頭到地裡幹活了,學科方面自然不能有任何進展,恢復高考給知識分子平反這才只有五年時間,這五年時間能做什麼事情?
那些專家們所擁有的知識早就與世界脫節,另外國家都很窮,學校更不必說,想買點裝置建立實驗室都做不到,別說裝置了,就是教授課程的老師都缺,大多數還是剛剛畢業的學生。
“小劉琅,你可別小看咱們學校的機械工程系,那可是有著悠久的歷史,1958 年研製出了我國第一臺數控機床,這可是與美、蘇、日幾乎同步,而且還獲國家科委新技術獎;1960 年代參加完成了我國第一臺核反應堆池殼的焊接製造任務,與企業合作研製了我國第一臺真空電子束焊機、第一臺60n 自由鍛液壓機、第一臺劈錐銑等;1970 年代,研製開發了分步重複自動照相機、圖形發生器、光刻機、電子束曝光機工件臺等半導體裝置,參與研製了我國第一臺預應力鋼絲纏繞15n 熱等靜壓壓機,國際上首次提出了“等剪應力纏繞理論”。
趙天明列舉出種種例項,滿是自豪的神色。
:()重生1980之強國崛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