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5 頁)
也得先查禁你們!”
謝老鴇策動銀彈攻勢道:“老身同行們願出銀子助本縣祈雨。”
李佑推脫道:“你先回去,容我仔細考慮考慮。”
李佑也不是傻子,這年頭過江龍誰背後沒點勢力?誰知道這裡面水多深?沒點背景實力就敢來異地經營麼。尤其是從府城裡來的,蘇州城號稱天下最繁華都市,那裡面達官貴人數不勝數,在府城他們要賣知府大老爺面子,但到了這縣裡哪裡會看得上自己。更何況謝老鴇不是背靠周縣丞嗎,他李佑又何苦胡亂出頭。
這周縣丞倒是剛剛從南京回來,謝老鴇找過他的。但周縣丞一聽這事歸李佑差遣,立刻躲了。這就是天下所有佐貳官的悲哀啊,沒有正印官撐腰,面對強勢小吏就硬氣不起來。
但有些事,真是命中註定躲不開的。
到了午後,李佑手下的書吏袁明慌里慌張跑進來,對李佑道:“祭臺那邊有點狀況。”原來這兩日他被打發去當建造祭臺的督工了。
“慌什麼?應該要完工了罷?怎麼就出了問題?”李佑連忙問道,這可都是他的責任,出了問題他第一個跑不掉。
袁明答道:“祭臺本身沒有問題,但周邊出了問題。”
若要祭天,別的縣沒準就不用造祭臺,找個高處就能對付了。虛江縣地勢低平,就必須得造祭臺了。那位置也是算過風水的,位於縣城北關外不遠處,一處河曲彎流地方,祭臺便位於這凸進河心的小半島上。據說周圍水氣足,求雨靈驗。
然而近日,府城的花船大艦隊沿河漂來了,所以,你懂得…
李佑還是的面對那些花船去,他煩的以手拍額,最近自己造了什麼孽,麻煩事情接踵而來。
第四十四章 何不食肉糜的老少爺
仍然有人不明白為何祭臺出了狀況?
登上祭臺就一目瞭然了!眼往下瞅,只見底下繞臺一圈水面上,那真是一溜兒的花團錦簇,彩旗繡簾,鶯鶯燕燕,情情愛愛,歡聲笑語,笙鼓簫歌,間或夾雜些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的船震。到半夜也是燈火通明,光影交錯的。
這是祭天呢還是勾引神仙思凡呢?二十一世紀的看官切身想象一下罷,若你住在三層樓上,樓底下一排特種行業門面對著你家陽臺豔幟高張的場面。
最近麻煩多,難道是因為打了和尚遭報應?李佑想道,早知如此,就該把那禿驢打成殘廢才夠本。
祭臺絕對動不得。為了區區幾個娼家,就換地方重建,縣衙的臉面何在。若出了這事被言官彈劾,陳知縣的官位都難保。再就是快完工了,換地方重建太浪費。
李佑估計花船這麼大動靜,陳知縣是知道的,但祭臺的事情陳知縣放手給他後便沒有過問了,還是先去拜見知縣大老爺,把這些事稟報一遍。
陳知縣聽了就責怪李佑道:“你自一開始便不從嚴治事,自然會招引得這些狂蜂浪蝶。”又道:“花船這事你去尋那黃師爺,與他商議自有計較,有了結果再報與本官。”
聽知縣這話裡的意思,似乎黃師爺摻乎到這些蘇州花船裡了?真人不露像啊。李佑又找到黃師爺,問起此事。黃師爺哭笑不得,搖頭道:“這確實有我的不是了!”
“難道老先生你才是操縱這些生意的幕後大手?好本事,在下佩服。”
黃師爺瞪了李佑一眼,“我哪裡有這等本事。當年我也曾遊學江南,拜訪名師,結識了些同窗好友的。前些日子,便有個同窗來委託我為這些花船畫舫提供便利。我也沒多想,畢竟不是什麼大是大非的要害事情。誰曉得居然出了這種問題,把你的差事犯著了。”
原來如此,李佑剛才便想著即使是過江龍,也得找地頭蛇配合,還一直猜是誰呢,原來是託到黃師爺這裡了。這幾個月黃師爺的地位升的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