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六十四章 祖父母離開後(第1/2 頁)
海西崖夫婦與謝文載帶著隨從離開京城,海家宅子裡頓時就清靜了許多。
人口少了,事情也少了。家裡的男人都不用去衙門工作,但也不是整天窩在家裡。
海礁每日都要出門。不是去尋他的老朋友們一起玩耍,就是去拜訪進京後新結識的友人。除了送年禮以外,他也要去看望自己拉攏到的屬下與人手。快過年了,該送的禮就要送,該賙濟的錢糧也要到位,總要讓人舒舒服服、酒足飯飽地過好這個年,才能體會到追隨他的好處,日後也願意繼續以他馬首是瞻,忠於他的號令。
另外,他未來岳家到了京城,他也要時不時過去露個臉,看有什麼能幫得上忙的地方,好讓岳父與太岳丈都高高興興地嫁女,他與莊敏儀婚後也能更加琴瑟和諧。
海礁幾乎每日都不著家,相比之下,海長安就比他清閒多了。除了旗手衛的上司與同僚外,他在京中幾乎沒有關係比較密切一些的友人,便也省了送年禮的奔波勞碌。常家那頭,他與嫡支完全不接觸,對於親生父親所出身的旁支,也只是淡淡的。除了送過一次年禮,他就再也沒進過常家的門。即使是那份年禮,也很簡薄。在他看來,這樣的禮正適合家道中落的常家旁支過年花用,可在眼高於頂的常家旁支看來,卻是小氣摳門得很,一點兒拿得出手的貴重物品都沒有,不是吃的就是尋常衣料,分明就沒把他們當成家人!
常家旁支的態度冷淡了下來,海長安也不慌不忙的。他本來就不想跟他們親近,每每要因為對方過於殷勤的態度而煩惱。如今對方主動停止了巴結討好他的行為,他還巴不得呢。趁著新年假期清閒,他正好留在家裡好好陪陪妻子,教導兒子文武功課,再跟左鄰右舍套套近乎,為日後的買房大計做準備。
與過於忙碌的海礁和過於清閒的海長安相比,前院的陸栢年則正常多了。他偶爾出門訪友,大多數時候都會留在家裡看書、練字、畫畫,日子過得悠閒。海棠擔心他會寂寞,時不時會給他送些湯水點心過來,又陪他聊天,他心中也受用得很。
京中各部衙封筆放假,陸家的案子剛審了個開頭就被中斷了,也不知道會是個什麼結果。陸栢年已經找老朋友們打聽過,知道自家族人兒孫恐怕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心中黯然之餘,也很冷靜。他知道自己什麼都不能做,若是摻和進去,陸家人不會感恩,他自己反倒要受牽連,那就得不償失了。
他好不容易才結束了二十多年的流放生涯,迴歸自由身,返回京中安度晚年,若是再被家人連累流放,他這把老骨頭恐怕就真的要葬送他鄉了。
只是想到家中的不孝子孫,想到家中的親人,他又難免會惦記著,期盼他們能保住性命,哪怕是革職還鄉,只能種地為生,也好過死於非命。
海棠心細如髮,陪陸栢年聊了幾回天,就察覺到了他的心事,避了人小聲問:“陸爺爺,您若是放不下家人,我陪您回去看看吧”
陸栢年苦笑道:“回去做什麼我不肯為他們求情,不肯救他們的前程性命,他們見了我只會咒罵不休,那還不如不見。”
海棠道:“那您就悄悄去看兩眼,別讓他們看見你就是了。”
陸栢年猶豫了一下,終究還是搖了頭:“罷了。如今我只是心裡有些惦記,若真的去見到了他們,哪怕沒被他們發現,也沒說上話,我怕我還是會忍不住心軟,跑到老朋友們面前說些不該說的話。就算沒人與我計較,我也沒臉再見他們了。”
陸家曾經是孫家的忠實走狗,沒少幫孫家排除異己,陷害忠良。同被流放西北的吳門故生裡,就有人是被陸家算計迫害的。當初在邊城時,若不是他同樣被陸家放棄背叛,對方早就將他視作仇人了,又怎會與他交好,多年下來始終相處融洽他知道陸家如今是罪有應得,無論最終是什麼下場,都是他們應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