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下脘穴(第1/1 頁)
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清晨,我跟著年輕的太爺爺走在前往南陽的路上。陽光灑在蜿蜒的小道上,路旁的野花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走著走著,我們遇到了一位面色愁苦的路人。他眉頭緊鎖,手扶著肚子,一臉的痛苦之色。太爺爺見狀,關切地上前詢問。
路人唉聲嘆氣道:“我這肚子呀,真是折磨人。只要一吃東西,就脹得難受,感覺肚子裡像塞了個大石頭,堵得慌,什麼法子都試過了,就是不見好。”
太爺爺仔細打量了他一番,說道:“莫急,讓我來瞧瞧。”
太爺爺讓路人躺到路邊的一塊大石頭上,準備為他診治。
“下脘穴,在前正中線上,臍上 2 寸。”太爺爺一邊說著,一邊伸出手指準確地找到了穴位。
只見太爺爺取出隨身攜帶的銀針,穩穩地朝著下脘穴刺去。行針片刻後,太爺爺輕輕捻動銀針。
不一會兒,路人便感覺肚子裡似乎有一股氣在緩緩流動,那原本脹滿的不適感漸漸減輕。
路人驚喜地說道:“哎呀,真的感覺好多了,肚子沒那麼脹了!您這真是神醫啊!”
太爺爺微笑著說:“還需調養幾日,飲食上要多加註意,切不可暴飲暴食。”
告別了路人,我和太爺爺繼續踏上了前往南陽的路。
太爺爺告訴我“下”,顧名思義,有下部、下方之意。在人體經絡穴位的體系中,常以此來表示位置的相對高低。而下脘之“下”,則暗示了其在胃脘區域所處的相對靠下的部位。
“脘”,指的是胃腔,是容納和腐熟食物的場所。胃為六腑之一,以通降為順,具有受納和腐熟水谷的功能。
從整體來看,“下脘”之名,形象地指明瞭該穴位所在的位置是胃脘部的下方。這種位置的界定並非僅僅是空間上的描述,更與它所主的病症和治療作用緊密相關。
中醫認為,人體的氣血津液執行遵循著一定的規律和通道。下脘穴所處的位置,恰是胃腑之氣下行的關鍵之處。當胃腑之氣執行不暢,出現阻滯時,就容易導致各種病症。下脘穴因其獨特的位置,能夠調節胃腑之氣的下行,從而恢復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胃氣以降為順,若胃氣上逆,則會出現嘔吐、呃逆等症狀。下脘穴透過調理胃氣的下降,可有效地緩解此類病症。其作用猶如通暢道路上的關卡,確保胃氣能夠順利下行,使上逆之症得以消除。
飲食不節、脾胃虛弱等原因常導致胃脘部脹滿不適。下脘穴能夠促進脾胃的運化功能,增強脾胃之氣,幫助消化食物,消除脹滿之感。這是因為下脘穴所處的位置,正好可以刺激到脾胃之氣的執行,促進脾胃的協調工作,使食物得以正常消化和傳輸。
此外,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下脘穴的調理作用不僅侷限於胃腑本身,還能對整個脾胃系統產生積極影響。脾胃功能強健,氣血生化充足,人體的正氣得以充實,從而能夠抵禦外邪的侵襲,預防和治療各種疾病。
下脘穴之名,不僅準確地描述了其位置,更揭示了其在調理脾胃、促進胃氣下行、消除胃脘部病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