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第1/2 頁)
現在回過頭再想,江夢的童年和青少年時期,記憶裡都是灰撲撲的色彩,幾乎沒有任何明亮的顏色。
穿書到現在,江夢一直抱著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直到這一刻,江夢才第一次覺得,其實穿成小孩子好像也沒那麼討厭。至少她以前從來沒有擁有過的童年,她可以自己彌補回來。
她在心裡對自己說:江夢,沒有關係,哪怕現實世界和書中世界都沒有人愛你,那也沒有關係,你還可以自己好好愛自己。
-
接下來的幾天,江夢又再次恢復了天天宅在家裡的生活。
向林請的家政阿姨隔上兩三天會過來打掃一次衛生,順便給江夢送菜,其他絕大多數時間裡,江夢都一個人待在家裡。
因為實在是太無聊了,所以江夢便開始在網上搜關於向林的新聞。
她甚至還用自己的微博小號關注了向林的微博。
向林的微博就跟江夢印象中大多數的藝人微博一樣,基本上都是廣告和各種節目宣傳資訊,幾乎看不到任何的日常分享。
不過這並不妨礙向林的粉絲瘋狂在向林的微博下點讚、轉發和評論。
幾乎向林隨便發的一條微博下,都有大幾萬甚至是大幾十萬的粉絲在打卡,也是看到這樣的點讚量和評論量,江夢才對向林是個頂流這件事情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江夢後來還加了幾個向林的粉絲群。
有一個粉絲群叫「向林的後宮團」,裡面有近千人,江夢一加進去,就在裡面發現了商機。
因為群裡很多人都在求跟向林相關的周邊,包括向林的簽名啊、向林的珍藏版海報啊,甚至還有人在裡面求向林的畫像。
賣簽名這種事情江夢做不來,因為她覺得自己實在做不到神不知鬼不覺的讓向林簽下名字。而且就向林面對她的那個摳摳搜搜的勁,江夢覺得讓向林知道她在倒賣他的簽名,說不定還得讓她倒貼一筆錢。
但賣畫像應該還是可以的。
畢竟江夢上學那會就喜歡畫畫,一開始純粹是自學,後來高中畢業開始上班,她就一邊工作一邊報班開始了系統的繪畫學習,再後來還接觸了版繪,就連穿書之前的工作,都是跟繪畫有關的。
江夢如今肯定沒法畫版繪,畢竟她都買不起手繪板和美工筆,不過畫點兒素描啊q版什麼的還是可以的。
能賣出去最好,實在賣不出去,就當打發時間了。
說幹就幹,隔天江夢就出了趟門,買回了素描紙和適合繪畫的鉛筆。
畫之前江夢一直擔心自己如今換了個身體,以前掌握的那些繪畫技術可能都已經用不上了,但畫下第一筆的時候江夢就安心下來了,因為那些線條啊光影什麼的,就跟刻在她血液和骨子裡一樣,當她拿起筆,就自然而然的知道下一步該畫什麼,該怎麼畫。
或許手上的力道有輕重,手法略微有點生疏,但江夢相信只要多練習練習,她肯定就能恢復穿書之前的繪畫水平。
江夢在群裡賣出去的第一幅畫,是一張關於向林的手繪q版頭像。
參照的正好是向林自己的微博頭像。
江夢的畫好看,而且因為她要價並不高,非商用只要60塊,所以發到群裡沒一會兒就被人給買走了。
別看這隻有區區的60塊,跟江夢之前的畫稿比起來可以說是不值一提,但對江夢來說,意義非凡,因為這意味著她可以自己賺錢了。而能賺錢,就有底氣。
至少以後實在沒人管,她還可以去街頭賣畫為生!
-
向林是在一週之後回來的。
他回來也沒提前跟江夢聯絡,所以江夢並不知道向林那天要回來。
更巧合的是在向林回來的前一晚,江夢為了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