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第1/2 頁)
&ldo;不好意思,您說的那家店我們剛剛去過,店主說所有成衣都被秦家訂去了。&rdo;女聲從容響起,&ldo;您看,是否能勞您通融,把一些不要緊的讓給我們呢?價錢方面沒關係的。&rdo;
我終於走完樓梯,腳碰到一樓地板。店裡有個身著女式西裝配七分裙的女人,面容姣好,氣韻清明,中長發被紮成一束垂在身後,簡單普遍的處理在她身上卻流出一絲凌厲的味道。她平日裡必不是這般模樣,我想。
至於另一位來客……
&ldo;啊!是你。&rdo;藍蘭對我瞪大眼睛,&ldo;你怎麼在這裡!&rdo;
&ldo;啊,臺詞被搶了。&rdo;我默默地轉向紅鼻子掌櫃,&ldo;我的……&rdo;
&ldo;是,您的在坊中,我剛要上樓詢問您是否薰香,沒想到走不開。&rdo;紅鼻子掌櫃笑吟吟地掀開一旁布簾,&ldo;您移步還是讓梨兒取來?&rdo;
第十六章賽會(二)
更新時間2012-7-9 16:43:19 字數:2408
&ldo;不用,我一向用素衣。&rdo;我不再理會藍蘭,進入工坊,&ldo;香衣太招搖。&rdo;
布簾後是一方天井,四周圍著繡房,不管一樓還是二樓,現在都是燈火通明,紙窗上印著繡工舉針下針的影子,此起彼伏。我徑直走過天井,推開堂屋的門,裡面有百來件成衣,晾在排列整齊的木衣架上,散發著衣料特有的氣息。
&ldo;這不是哥兒麼?&rdo;守成衣的阿婆眯眼瞧我,&ldo;來,婆婆給你拿。&rdo;說著,從林立的木架中搬出一個來。
&ldo;又是青紋,阿婆,我好像把靛青色系都穿遍了。&rdo;我拈起外衣袖口,上面是一圈小青錦鯉,其餘皆白,中衣倒是青色,裡衣為淡青。
&ldo;正青色好啊,是青宗的正色,哥兒穿在身上會得神明庇佑的。&rdo;阿婆微笑,皺紋舒展開來,&ldo;哥兒瞧著滿屋子的秦衣,誰家能用正青色?&rdo;
&ldo;是他們認為竹青太冷了吧。&rdo;我看一屋子大紅大紫,表示懷疑。
&ldo;呵呵……&rdo;阿婆不置可否地笑出聲,&ldo;明天有青宗的法師大人來呢,阿婆可要去看。&rdo;
哇嗚!驚現青宗信徒!
我抱著秦衣掀開布簾,正好看到紅鼻子掌櫃一臉挫敗,盯著那女人傻眼了。
只見那個女人嘴角浮出一抹淡笑,侃侃而談,&ldo;秦衣,為胥川特有服飾,原形為古秦代東吳地區的吳衣,又由秦家改良,故稱秦衣。秦衣有衣無裳,衣至腳面,袖管長而口稍寬,形制較單一,分單袖和復袖兩種。單袖即只穿裡衣,衣料織花,多不繡;復袖即有外衣、中衣、裡衣三層,外衣常置圖紋繡樣,男式開襟無紐,女式廣袖左衽;中衣略厚,左衽,縛以腰帶;裡衣略薄,此時多為純色,系帶。&rdo;
&ldo;秦衣真正俊麗之處是它神乎其技的織法、繡技、著色、熏製四寶。&rdo;
&ldo;據不完全統計,織法有七大類二百七十一種圖案為常用,繡技有四大類三百六十六種手法為常用,至於著色更是有&l;幻花三千&r;之稱。&rdo;女人微微一笑,&ldo;而多年前我有幸得到一件香衣,蘭氣芬芳,至今不散呢。如此優良的香料,恐怕是得益於胥川獨特的動植物資源和制香之法。&rdo;
&ldo;您真是行家。&rdo;紅鼻子掌櫃心悅誠服。
&l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