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文學愛好者的精神家園”(第2/2 頁)
於將《延河列為黨報黨刊徵訂的推薦雜誌,方明華一邊向省作協主席胡才彙報,希望他以省作協的名義向省上有關部門彙報,另一方面只好再找趙紅軍的老爸幫忙。
不過這次相當順利。
《延河可是秦省唯一能拿出手的文學類雜誌,在這個文學的高光年代,許多官員也喜歡讀書,熱愛文學,文學地位很高,否則王濛也不會作為一名作家,成為一名有實權的部長,而不是在人大政協裡給個副職噹噹。
絕無僅有
三天之後,方明華也拿到白苗親筆寫的廣告宣傳內容,眼睛頓時一亮:
先是以粗大的黑體字做文案核心內容:
《延河今年增量不漲價!
臥槽!
簡單!粗暴,好!
接下來就是煽情內容,什麼《延河雜誌在主編秦省作協副主席、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方明華同志帶領之下,雲集了包括稱陳中實、陸遙、賈平娃以及王安依、莫巖、餘樺等一批成名及新銳作家,去年推出了《小鮑莊《紅高粱等一批優秀作品,獲得廣大讀者好評云云。
開闢了“主編推薦”、“大神約”等欄目,使整個雜誌煥然一新,歡迎廣大讀者朋友訂閱.
嗯.
不錯。
不過過於直白,文學嘛,得有點含蓄點東西。
方明華想了想,又在廣告詞裡補充了句:“文學愛好者的精神家園”,就作為《延河雜誌對外宣傳口號吧,最起碼能管到九十年代中期。
在《人民日報上做雜誌徵訂廣告,這可是國內雜誌破天荒的第一次,效果果然很明顯,徵訂郵件連同匯款單如雪花片向雜誌社飛來,忙壞了財務科和辦公室那幫人。
時間到了11月底,這天早上,方明華正在簽發本年度最後一期《延河雜誌的校樣。
按照規定,正本雜誌校樣出來,由主編方明華簽字後,才能拿到印刷廠正式印刷。
1986年的最後一期雜誌,“主編欄目”推薦的是餘樺寫的中篇《1986年。
描寫的是一個歷史教師在那個特殊年代,被一群學生帶走,他再次出現在鎮上,已變成一個瘋子,最後死於自己對自己所施行的刑罰,時間定格在1986年。
從內容看屬於傷痕文學範疇,但餘樺採用一種冷靜、淡定、客觀的外視角講述著這個故事。
用具有詩意且細膩的文字卻寫著一個殘酷的血淋淋的故事,看的方明華身上有些發冷,從窗戶裡照射進來的陽光彷彿沒有剛才溫暖。
這傢伙,果然是一個把悲傷留給讀者,把快樂留給自己的人。
方明華彷彿看到他寫完這本嘴角泛起的笑意.
就拿這篇《1986年告別1986年吧。
“願陽光永遠只是溫暖,悲劇永遠不再重演”
這是他為文章點評中最後一句話。
方明華在上面簽署“同意刊印”四個字和自己的簽名。
就在這個時候,傳來敲門聲,進來的是負責詩歌散文組的副主編趙暮春。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