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慈雲寺驚魂 上(求推薦收藏月票打賞)(第2/3 頁)
旁是個村集,那裡也可以休息吃飯,年兄不要有顧慮。”
張陽想了想也開口道:“成都名勝,遊覽已遍,如今只剩這個好去處,我們何不今天動身,就在那裡打個店房住一天,游完了廟,明天就起程往重慶去呢?”
宋時因為昨日吃了苦頭,面子上不好看,加上心裡有些怕那個道人,早就想離開成都,首先贊成。
眾人聽到張陽開口,一群剛出家門的年輕人本來也就沒什麼主見,就紛紛同意,其實大家對這個慈雲寺也是聞名已久,而張陽單純的就是想去看看為何自己對這個名字感到熟悉。
商量好後,張陽託掌櫃的幫忙僱了幾輛驢車,帶著一眾舉人和小三兒就往城外慈雲寺去。
走到正午時分,一行人終於走完這三十里路,果然看到有個小集市,也有客棧和飯店。
張陽對著路邊一個賣竹編的老漢問道:“勞煩請問,這慈雲寺不知道該往哪裡去?”
老漢還沒回話,他身旁一個賣豆腐的大娘已經笑著介面:“這慈雲寺就在那邊一里路不到。”
另外一個擺攤賣查渣面的中年漢子也介面道:“這已經是晌午,眾位老爺何不先吃了午飯,再去那慈雲寺遊玩?”
旁邊的一眾攤販也都嘰嘰喳喳的過來搭話,張陽這一行人一看就是富貴人家的公子,這些小販平時看人眼光毒辣的很,都知道他們有錢,也就都想趁著這個機會做點生意。
最後眾人找了一間客棧,胡亂的吃了一些酒飯,就急不可耐的要去那慈雲寺,走之前張陽讓小三兒在店中留守,幫大家看著行李。
半里路並不算太遠,一刻鐘不到眾人就來到一片茂林之前,嘉樹蔥籠,繞過茂林,眼前就出現紅牆一角,一陣風過去,微聞梵音之聲,果然是清修福地。
眾人走到廟門前,陸續進去,一位知客僧就迎了上來,請他們到廂房稍息,又吩咐小沙彌端來素點清茶,大家寒暄了一陣,用過茶點,知客僧便引大家往佛殿禪房中去遊覽。
交談中張陽知道了這個知客僧名叫了一,他談吐非常文雅,招待殷勤,很合張陽等人的脾氣。
只是遊了半日,張陽也沒想起來這到底是什麼地方。
直到日頭偏西,知客僧了一又領著一眾舉人到一間禪房之中歇腳。
這間禪房,佈置得非常雅緻。
牆上掛著名人字畫,桌上文具非常整齊,靠西邊禪床上,有兩個夏布的蒲團,說是晚上做靜功用的。
這時候宋時開口道:“不知道方丈何在?我等都是讀書人,想與他談談。”
他話音剛落,另外幾人也紛紛說到要請方丈出來。
了一為難道:“家師智通,在後院清修,謝絕塵緣,輕易不肯出來。”
頓了一下又說:“諸位檀越,改日有緣再會吧。”
眾人聽了,都紛紛嘆到可惜,誇讚那方丈是世外高人。
這邊宋時又看見一軸畫,總感覺掛得地方十分不合式,正要問了一,為何掛在這裡。
忽然有一個小沙彌進來說:“方丈請知客師去說話。”了一便對眾人道:“小廟殿房曲折,容易走迷,諸位等我回來奉陪同遊吧,我去去就來。”說罷,匆匆走出廂房。
宋時便對張陽道:“你看這廟中的佈置,同知客僧的談吐,何等高明風雅,這間禪房佈置得這樣好,滿壁都是名人字畫,偏偏這邊牆上,會掛這樣一張畫,豈不是佛頭著糞嗎?”
原來這間禪房面積甚廣,東邊是窗戶,南邊是門,西牆上掛著米襄陽煙雨圖的橫幅,北牆上掛的是方孝孺白石青松的中堂,旁邊配著一副對聯,集的宋句是:“青鴛幾世開蘭若,白鶴時來訪子孫。”落款是一個蜀中的小名士張易。
惟獨禪床當中,孤孤單單掛了一箇中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