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第1/2 頁)
這真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他所列舉的諸多事實,沒有一件能夠作為劉休仁謀反的直接證據,無非只是一些杯弓蛇影的揣測之辭。為此他還不惜對劉休仁進行道德上的攻訐,指摘他與劉休祐是一對&ldo;玻璃&rdo;。暫且不論這樣的指摘是否捏造,就算劉休仁真有這種斷袖之風,可這和他的謀反又有什麼關係!?皇帝這番用心良苦的解釋,其實只告訴了百官們一句話: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皇帝為了表達對弟弟深切的哀思,每每以淚洗面,逢人便說:&ldo;我與建安王年齡相近,從小就在一起玩耍。景和、泰始之間,他所立的功勳實在很大。但是事情到了利害關頭,不得不加以剷除。而今對他的思念之切,真是讓人受不了啊!&rdo;說著說著眼淚又不由自主地往下掉。
這是貓哭耗子嗎?
並不盡然。
人是複雜而矛盾的動物。他殺人的時候是真誠的,他傷心的時候也可以是真誠的。我們無須因為他事後的傷心就對他的殺人表示諒解,也無須因為他事前的殺人就對他的傷心表示懷疑。
一 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4)
人生很多時候就是這樣,痛並快樂著,快樂並痛著,恩怨交織著,利害混雜著……似乎很難搞得分明。
其實也不一定要搞分明。
非黑即白是理想化的。人生的真實狀態本來就是灰色。
這一年的五月二十九日,入朝受命的巴陵王劉休若剛剛抵達京口,就聽到劉休仁死亡的訊息。他就此滯留京口,不敢再往前走半步。
六月初十,皇帝又改任他為江州刺史,親自寫了一道情真意切的詔書,邀請他於七月七日入京赴宴。
劉休若被皇帝在詔書中所流露的手足之情感動了,便於七月抵達建康。
七月初九,劉休仁遭遇的那一幕就在劉休若的宅第裡重演。皇帝事後追贈他為侍中、司空。
至此,皇帝劉彧的弟弟們都比他先走一步了,最後只剩下一個平庸無能、對任何人都構不成威脅的桂陽王劉休範。
劉彧決定放他一馬,任他為江州刺史。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
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對於碩果僅存的桂陽王劉休範而言,老子的這幾句話,絕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真理。
二 棟樑是怎樣煉成的(1)
送走了弟弟們,皇帝劉彧又把目光對準了另一個&ldo;勞苦功高&rdo;的人。
他就是金牌殺手壽寂之。
他太勇猛了。
無論是殺皇帝還是殺親王,他都不用眨一下眼睛。
這種人可以久留嗎!?
當然不能。
事有湊巧。正當劉彧琢磨著要給他安一個什麼罪名比較合適的時候,壽寂之自己給自己捅了個簍子。
壽寂之手下的一個軍官不知犯了什麼事惹惱了他,壽寂之就一刀把這個人結果了。有關部門立刻上報壽寂之擅自殺害朝廷命官。皇帝二話不說就把他貶謫到越州,還安排了幾個人護送他。剛走了一半路,他們就把壽寂之送上了西天。
壽寂之死後,一個曾在平叛中立過大功的將領,時任淮陵太守、都督豫州各軍事的將軍吳喜預感到自身的危險,立刻要求辭去軍職,改任中散大夫這樣的閒職。
可即便如此,他還是沒能逃過厄運。
七月中旬的一天,皇帝把他召進寢殿,推心置腹地跟他談了很久的話。
吳喜走後,皇帝就相繼派人賜給他兩樣東西。
先是賜給他一頓御膳房做的美味佳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