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5 頁)
“是!”中校回答“向思東,男,漢族。出生於1965年,籍貫,黑龍江,具體地址,不詳。父親,不詳。母親,不詳。據本人敘述,從小就流浪在街頭,七歲時被兒童救濟院收養,直至服役。”
“這裡有他的服役記錄。”另一名少校拿出一份檔案晃了晃。
“念!”少將皺起了眉頭。
“向思東,男,漢族,1965年出生。1982年自願報名加入軍隊,參加對Y衛國戰爭。由於其在排長陣亡的條件下,帶領所在單位在幾乎被打光的情況下頑強頂住三千敵人攻擊長達三小時,為贏得戰役爭取到了時間,火線提升至排長。”
“1983年,他帶領自己的排,近乎完美的偷襲了Y軍,摧毀了Y軍一個重型火炮陣地,並將Y軍的炮兵團團長活捉回來,己方損失甚小,火線提升至連長。”
“1985年,他以優異的成績報考了海軍艦艇學院,並獲得錄取。”
“1990年,他以海軍艦艇學院應屆第五名的成績畢業,進入東海艦隊司令部,擔任參謀一職。軍銜上尉。”
“1995年,因其工作努力,成績優異,被調入海軍參謀部任職參謀,軍銜少校。”
“2000年,因其在98聯合軍演中的精確判斷,破格調入海軍參謀總部任職參謀,軍銜中校。”
“2005年,擔任海軍參謀總部副參謀長,軍銜上校。”
“2009年,升任參謀長,軍銜上校。”
“從他個人的服役狀態來看,此人足計多謀,而且性格堅強,從他在Y戰中的表現來看,是一個具有統帥能力的人。如果他長久的在陸軍單位發展,按理說現在應該能到達一個最少也是軍級的職務。但是當時他為什麼從陸軍報考到海軍這個問題就有點兒令人感到奇怪了,如果換成我的話,我是不會到海軍的,因為我更熟悉陸軍。”那名少校簡短的把向思東的檔案讀了一下之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我不同意你的看法,如果是我,我也會到海軍。當時對Y作戰的時候,陸軍打得非常艱苦,而當時我們的海防並不強。如果我是一個軍人的話,那麼我也會申請加入海軍,不能只有一個兵種強,大海就是我們的國門,國門不防,陸軍再強也只能打防守戰。”另一名少校反對,認為沒什麼奇怪的。
“放在以往的話,是沒什麼奇怪的,但是現在這件事兒就有了被懷疑的理由啊!普通的陸軍單位怎麼可能去考海軍艦艇學院呢?隔行如隔山,陸軍加入海軍等於說從頭再來,難度可想而知,而且他出來之後不是申請去艦艇服役,而是直接申請參謀,這裡面就有問題!”第一名少校說道。
“你是說,他很早就開始預謀這件事情麼?這也未免有點兒過於誇張了吧?如果這樣說來,那麼自願參加對Y衛國戰爭的時候就開始謀劃了,可是,當時他才十幾歲啊!再根據他服役前的記錄來說,服役前都在救濟院裡面,除非那個救濟院的院長也是。。。。。。等等?救濟院的院長?”本來這名少校正在反駁,但是忽然想到這個問題之後,對自己的判斷也有了疑問。
“他在哪所救濟院?”這名少校問自己的同僚。
“不清楚,似乎現在已經不存在了,但是根據時間推斷的話,那時候的救濟院大部分是外國人開的,我國自己開放的比較少。而且,當時救濟院裡面大部分收留的是。。。。。。”這下所有人都驚訝了,因為誰都知道哪裡收留的是什麼人……R國遺孤!
“不對!按照年齡算的話,我國從49年建國到他出生的65年,這期間R國遺孤的年齡都無法對的上號!別忘記,八年抗戰之後還有十年內戰,這加起來都十八年了,那些遺孤就算長大了,也無法到現在的歲數,年齡上對不上!”另一名少校反對。按照年齡計算,向思東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