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倭島之變(第2/3 頁)
人,討伐倭奴島。
水軍15萬由蔣欽率領蘇飛、黃射、張允統領。陸軍將領有李進、周倉、廖化、關平、黃旭、楊懷等人。
他又給關羽一道密信,命令他。所有參與叛亂的官員,王蓋除外,就地處決。
關羽接受了命令以後,立馬帶領大軍登船,離開洛陽奔赴倭奴島而去
在鄴城養病的袁紹,聽到了我們島反叛的訊息以後他拖著病體,讓他越兮護送他到洛陽,來找王定請罪。
王定根本就沒有怪罪他。因為他知道袁紹的性格。這既不是袁紹安排的後手,也不是袁紹工作的失誤。
那邊有王蓋在做主。而且許攸的任命也是王蓋自作主張。他既然給了許攸權利,那麼肯定有他自己的想法。
這一次,王鼎不會再縱容他。他準備把王蓋押回大陸囚禁起來。至於王蓋的兒孫們,就讓他們自由發展。
而且他的子孫裡邊也沒有人有出息。王蓋的大兒子已經成人,全家都在倭奴島。
但要看他們有沒有參與叛亂,如果他們也參與了叛亂,那王定也不會手下留情。
王允已是70多歲的人了,現在也已四世同堂。本來是好好的家庭,可是偏偏出了一個王蓋,幾次鬧事。
這次,他再也不好意思地開口求情。他認為,這一次,王蓋肯定活不了了。他只能在後宮默默地流淚。
他也不敢去同王定多說什麼,畢竟皇帝這個位置,在這個時代還是有很大的威懾力的。即使他是皇帝的父親。他也不能過多地干預皇帝的事情。這也是天家無親情的由來吧。
關羽知道王定心軟,特別是牽扯到親情,他歷來狠不下心去。這一次竟然給他下了這樣一道命令。他心裡有數了。他覺得在倭奴島上可以大開殺戒了。
經過20多天的海上航行,他們來到了當年袁紹他們登陸的地方。原來修建的王城依稀還在。只是已經冷清了許多。
王蓋已經把自己的王宮搬到邪馬臺國的國都去了。這裡連防守計程車兵都沒留下。所以關羽的大軍很輕鬆地便登上了本州島。
關羽和徐庶都是久經戰陣的老將,他們派出了許多斥候。一路上封鎖訊息。
這兩年也從大陸過來的一些漢民,經常能看到他們聚居的村莊。關羽大軍對他們秋毫無犯但是碰到當地的土著,他就不會客氣。稍有不順心。便整村的屠滅。
他們一邊前進,一邊宣傳大漢的政策。這裡也有人知道野馬臺國都城的地址。他們自動當起了嚮導,帶領著關羽的大軍。一路奔向邪馬臺國的皇城。也就是現在東海國的皇城。
儘管他們封鎖了訊息,但還是被王蓋他們知道了。他們並不驚慌。
因為憑藉周泰他們離開時留下的工匠和武器。王蓋自己也武裝了5萬人馬的大軍。
許久,又從袁紹的軍隊裡邊忽悠了七八萬人,他這裡邊也有了十多萬大軍。而且這裡邊。還有袁尚和辛毗。
袁尚原本就有3萬人的隊伍。是袁紹分給他們兄弟的,每個人3萬。還有原來的大將麴義和韓莒子。
麴義不知道為什麼,一直不得到袁紹的看重,雖然他非常的厲害,但袁紹就是不重用他。許攸找到他以後,他很痛快地便答應了許攸。
人總要拼一把嗎?所以麴義帶著自己的3萬多部隊。成了東漢王國的御林軍。麴義,也被王蓋封為驃騎將軍。
實際上,王蓋本身的反心不是很大。直到許攸把鞠義忽悠過來以後,他才有了信心,決定成立自己的帝國。
他想不到王定的反應如此之快。他這邊剛剛稱帝沒幾個月,皇帝的大軍已經來了倭島。
整個東海國一下子便慌亂起來。就在這慌亂中,調兵遣將,製作武器,加固城牆都在進行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