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畫蛇添足(第2/3 頁)
廠大爆炸的自然幕後之人自然與此四人有關,而信王爺是最值得懷疑的,此事眾人皆知。
當然當今皇上也知道此事,所以兩日前在皇宮之中皇上當著幾位重臣的面要求信王參政議政,而且也留下話說將來若他有什麼不測,皇位傳之於信王爺。
說是無可奈何,是因為皇上此時已無子嗣可傳,可縱是有子嗣可傳,卻也會引發皇位之爭,而不利於他的子嗣,所以皇上也算看得開之人,自己不願當皇帝,也不願自己的子嗣再因皇位而爭鬥,所以他這才以此來安撫信王。
若信王真的參與了王恭廠大爆炸之事,欲圖謀害皇上,那皇上此舉就是有意為信王洗脫此疑慮,若連皇上都不怪罪了,那其它人自然也不會怪罪,而支援信王的那些朝臣當然更不會反對了。
由此可見皇上其實也是一個豁達之人,其心大度,不計前嫌。
所以現在信王被委以重任,雖然名義上只是負責調查此次大爆炸原因,可此次大爆炸涉及謀害皇上,而且還涉及朝黨之爭,又涉及後金窺視以及倭國對我大中華的野心,所以雖然只是一案,可卻涉及大明朝幾乎所有部門。
若將來對倭國出兵,粉碎後金威脅,那麼必然要調動所有朝中部門。
而皇上的意思其實就是要給信王一個拉籠人心,掌控大明朝堂的機會。
若說當今皇上不死,我看他已有了退隱之心。
這幾年的皇上其實他當得並不開心,為大明天下,他應該也是殫精竭力,身心俱疲。
而他的四子一女之死,明說是夭折與意外,可他自己心裡清楚,其實這都與皇位有關,是皇位之爭的犧牲。
試想一個普通人,皇帝當了六年,死了四子一女,自然會心死如灰,不會再抱什麼希望,他此時扶持信王,其實已做好讓信王登位之前的一切準備。
而信王呢,此時自然樂於接受。
但昨夜的刺客來刺殺信王爺所表達的明示意圖就是刺客不想讓信王爺查清此事,也不想讓信王爺成為皇位繼承人。
此舉一是再次洗清信王爺並非大爆炸主謀的嫌疑,使信王爺與大爆炸徹底脫離干係。
其二一點是表明設計此次大爆炸的另有其人,那麼依直接得利來算,予頭自然會引向四位位老王爺。
畢竟刺客是在得知信王得寵,而且負責調查大爆炸此案之後來刺殺信王,那麼刺殺之意不言而喻。
若此時信王一死,而皇上又有什麼意外,並且又子嗣可以繼承皇位,那皇位還是要在姓朱的人中來選,那麼放眼天下皇族也只有四位老王爺有此資格了。
其三,此次刺客似乎也有意在搞破壞的想法,信王爺的正屋並無損壞,這於理不合,縱然有許副督主在,可若說刺客防不勝防出其不遇,以達化境之能,一劍刺向信王爺的主屋,那主屋必然也會破損不堪,可主屋卻並無大礙,這就說明其實刺客來意已十分明顯。
許副督主身為東廠副督主當然明白來人的意圖了,而許副督主其實也只是順水推舟與刺客合演了一場戲。
所以兩人打鬥之中才會只損及其它偏屋,讓人覺得一個是欲圖置信王爺一死,一個是力保信王爺。
刺客目的達到了,而魏忠賢東廠效忠於信王爺的功勞也成全了,各取所需,何樂而不為呢?
要不然以許副督主的本事,再加上東廠訓練有素的護衛,要殺刺客或許有些難,可要纏住刺客,甚至於追擊刺客當也不是難事,畢竟像許副督主這樣東廠之人輕功必然很高,畢竟本就是殺人抓捕為主業的。
此舉可以說是一舉多得,說起來還真的是十分精妙。
所以剛才在舊信王府的時候,我其實是在思慮著信王爺參與此事有多少可能。
畢竟此事於魏忠賢九千歲也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