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頁(第2/3 頁)
沈謙喉結微動,吸了口氣,轉向青辰道:&ldo;青辰,你先去給嶼哥兒授課吧。二叔這邊先處理點事。&rdo;
&ldo;……二叔,你和二嬸這麼多年來,幫了我很多很多,侄兒受二叔二嬸的恩惠,此生都不敢相忘。二嬸性子爽直,可內心卻是很柔軟的,這些年來,都是因為侄兒愚鈍,做的不好,才叫二叔二嬸因我生了矛盾。&rdo;青辰說著,跪了下來,給沈謙與林氏磕了三個頭,&ldo;侄兒跪謝二位對我的照拂之恩,請你們原諒我的愚鈍。侄兒在此立下誓言,日後,我一定會努力報答你們的。&rdo;
沈謙見了,心頭波瀾起伏,忙上去扶她,&ldo;青辰,你快起來。&rdo;
其實沈謙很清楚,女人多少都是會有妒意的,像林氏這樣嬌生慣養的嫡女更是如此。這麼多年來,他一直在努力地保持平衡,可他不是聖人,做不到完美。
青辰要是個男人,他大可以讓她多經歷些風雨,多承受一點磨練。可她是女兒身,如今這般世道,對女人本就很是苛求,她還得要以男裝示人,埋頭苦讀,參加科舉,就更加不容易。所以他才會對她格外好。
她打小就沒了母親,父親又得了癔症,連自己都顧不上,他第一次見到這個瘦弱的小女娃時,她蓬頭垢面,在吃著別人施捨的殘羹冷炙,那個時候,他有了一種叫心疼的感覺。
有的人之間,註定會有一段緣分。沈謙餵青辰吃第一口飯的時候,這一段緣分就開始了。
他照顧她,教她讀書寫字,關心她生活的點滴,不計回報地為她付出。而隨著她一點點地長大,她的乖巧懂事、勤奮執著、聰明才智……就都成了對他而言最好的回報。看著她一天天地成長,出落得越發標緻,在學業仕途上越發優秀,他很欣慰,內心有一種充實的滿足感。
在他們共處的數不清的白天黑夜裡,他既是她的父親,也是她的二叔,是她的老師,也是她的朋友,而她是他的女兒,也是他的侄兒,是他的驕傲,也是他的精神寄託。
能讓一個人十年如一日地對另一個人好,毋庸置疑地,這其中必定存在著某種情感。
沈謙是聰明的。他從不去追究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感,不追究它是簡單的,還是複雜的,也不追究它緣何而起,又將歸向何處。他知道只有這樣,在這廣闊的天地間,他才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對得起青辰的父親,對得起他的家人。
所以面對林氏的一次次逼問,他從不想多說,因為不必要多說。
林氏若是少一點妒意,多一點善解人意,少一點猜疑,多一點對他的信任,也許早就能看透這一層簡單的道理。
屋內,只剩下了林氏的抽泣聲。
她看了青辰一眼,沒有說話,抽泣漸漸變得平緩。
她心裡明白,今天她得感謝這個她一直討厭的人。
要不是他的一番話緩解了劍拔弩張的局面,接下來,沈謙也許又會提出那兩個字。她承受不來的字。
每說一次,她就離那個結果更近一步。
在朱瑞召見完沈青辰的第二日,倭國的使者就向朱瑞提出了談判的請求。
朱瑞登時便召集了內閣閣員到乾清宮議事,讓他們想個辦法把倭國人趕走。
乾清宮內一時變得很安靜,輝煌的燈火照印著相對的君臣,有些尷尬。
這本來就是一件棘手的事,要是那麼容易有辦法的話,倭國人早就被趕走了。而且自宋越進入內閣以來,幾個年資高的閣老已經形成了默契,棘手的事情向來都是丟給宋越管的,他們省得操那份心,好叫自己多活幾年。久而久之,腦子不動也就不好使了。
朱瑞一看大家都不說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