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第1/2 頁)
蕭照身形略動了動。
還有根深葉茂繁花滿枝那天嗎?
他再次努力起身,可腿腳毫無知覺,最後胳膊無力垂在了床榻上。
裡間的動靜驚動了鶯鶯,她吩咐綠兒:&ldo;去請飄石與激流兩個來。&rdo;
飄石與激流兩人早就在屋簷下候著呢,趕緊過來服侍蕭照梳洗起身。
鶯鶯則起身出去瞧瞧院子,好騰出地方給他們。
蕭家佔據一方兩進的院子,房屋周正寬敞,與周圍鄰居家留有寬寬的青磚夾道,鶯鶯覺得好奇,多瞧了幾眼。
立即有個嬸子模樣道:&ldo;那是為了防火特意開闢的夾道。&rdo;
鶯鶯恍然大悟,汴京房屋鱗次櫛比,若著了火滿城皆燃,蕭家設了夾道便能阻礙火勢。不得不說當初蕭家的祖先有些先見之明。
鶯鶯扭身看那嬸子:&ldo;你便是府裡的?&rdo;
嬸子笑著點頭:&ldo;我們兩口子都在蕭家,您喚我做烏家的便是。&rdo;而後便將蕭家的僕從情況說明。
原本蕭照就不大在家裡逗留,是以僕從不多,這些天蕭照臥病在床 ,原來的僕從走的走散的走,如今還留著的也就四五個僕從:烏家夫妻一個養馬一個做飯,飄石與激流,還有個老蒼頭看門。
蕭家僕從不多,鶯鶯身邊也就三人。
鶯鶯也不見外,便叫幾人一起將院落清掃完畢,而後將成婚的紅紙帳幔清理乾淨收起來,又將新婚時候賓客們的禮冊核對出來。
她則起身回房裡問蕭照:&ldo;夫君,我聽烏嬸說巷裡還住著些街坊,如今我們不用拜見公婆家人,不若我去拜訪街坊可好?&rdo;
蕭照不回話。
鶯鶯也不氣餒,吩咐飄石兩人照料好蕭照。
自己則下廚做了些海棠酥餅,放在提籃裡叫烏嬸與綠兒提著去街巷拜訪。
她走後飄石便急得發問:&ldo;少爺,您為何不理會娘子?&rdo;
蕭照闔眼:&ldo;何必將個好人拖下水?她既然不願意走,我便也與她涇渭分明,你倆拉個床榻去北屋,我去那個屋睡,不能汙了人家娘子清白。&rdo;
激流飄石兩人雖著急,卻不敢違抗蕭照意思。
蕭照家住在太師巷,據說童太師發跡前就住在此處,前巷聚集著一些中等官吏之家,後巷則是些宗親富戶。
鶯鶯在外面轉了一趟,一一敲門,而後她將籃子的點心親自贈了過去。巷子裡街坊倒給面子,接了點心,誇她兩句:&ldo;是新娘子!&rdo;&ldo;美貌得很!&rdo;眼神裡有憐憫的,有戒備的,有驚艷的,還有好奇的。
唯有一家看門後看見是她極為詫異,隨後當著她的面關了門。
烏嬸賠笑:&ldo;娘子,這家是文編修家,自傲自己是個文人,不大與我們家對付。&rdo;
哦歷來文武對立,倒也是有的。鶯鶯也不惱,提著籃子往家去。
過一會鄰居們紛紛上門回禮,有給她兩個瓜的,有給她一盒點心的,來來去去,鶯鶯將巷子裡的住戶都認了個齊全。大都是汴京城裡的小官小吏,瞧著倒也正經。
鶯鶯回來後先往正房裡去:&ldo;蕭大人!&rdo;
她臉上笑容掛住:&ldo;人呢?&rdo;
立刻衝到屋簷下喊:&ldo;蕭大人!蕭大人!&rdo;
蕭照靠在北屋炕沿上,聽著她急切的聲音,心裡一動。
可到底還是闔闔嘴唇,閉上了嘴,最後連眼睛都閉上了,裝睡。
小廝飄石看不下去,走出去朝北屋努努嘴:&ldo;少爺在那。&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