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第1/2 頁)
朱永興為什麼要對雲南土司特別優渥,不惜冒著與李定國交惡的風險,也要以威震之,以利誘之呢?其實這與雲南的民族組成有著密切的關係,眾多的少數民族,本來是很好的兵員補充,卻多半由土司控制。土民對土司的人身依附關係,阻礙著朱永興擴軍徵戰的計劃。
當然,土司制度始於唐代的「羈縻制度」,形成於宋代,繁榮於明代,幾百年來的根深固習,哪是輕易便能廢除了。搞的不好,反倒容易使各土司離心生叛,破壞內部的穩定大局。
所以,朱永興一面恩威並施,使各土司能站到明軍這邊,為抗清大業而出力;一方面他也要採取一些辦法,能夠讓土司放寬對土民的人身限制,以便招募到更多的少數民族士兵。
強下諭令是不行的,但朱永興可以開出條件,進行交換。本著自願的原則,你支援我,我便給你官職、土地;你拒絕,那也沒關係,總有別的土司願意去做。總之,這在表面上看是互不吃虧的一個交易。
但實際上卻並沒有那麼簡單,這是朱永興的一個謀劃長遠的計劃,把土司治下的民眾不斷變為自由民,從根本上動搖土司制度。這些自由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會不斷吸引更多的土民,從而為埋葬土司制度提供來自於內部的掘墓人。
第一百三十四章 漢化土司(求收藏)
「有一個適齡軍人,其家屬不論老幼,便皆可計入丁口,土官每送一千丁口至安南安家,吾便在安南另授其一縣之地,並委官職……」朱永興只是有個大概思路,更具體的還沒有想好,所說的也很粗略。
「殿下,是一縣之地?」龍吉兆豎起了耳朵,臉上露出了一絲熱切。
「嗯,這個要先說清楚。」朱永興裝出一副很實在的樣子,還帶有那麼一點赧意,「安南的縣比中國的要小,大概相當於鄉或鎮。」
一鄉,或一鎮,也可以啊!龍吉兆和龍吉佐交換了下目光,心中暗自盤算:一千丁口,除去家屬,最多能出三百多士兵,對比目前自身的實力,影響不大,這個買賣值。
狡兔三窟也好,開枝散葉也罷,在安南多一塊或幾塊根基總是好事。誰沒有子侄,誰沒有近親,付出些人口,為他們謀個出身,總好過都窩在這一塊隨時可能爆戰爭的地方強啊!
龍吉兆和龍吉佐心中都打定了主意,表現得更加殷勤,又不斷吹捧朱永興,從出緬入滇的大義,到騰衝勝利的英武,再到處置唐堯宗的果斷。一個個高帽子飛過來,朱永興也是笑得越來越開心。
「過譽了,二位實在是過譽了。」朱永興擺了擺手,故作神秘地說道:「以丁口授土封官之事過幾日便要下達諭令,但卻不會說明是安南之地。你們也要保守秘密,等到吾征伐安南獲勝後,再公之於眾。」
「下官明白,明白,請殿下放心。」龍吉兆、龍吉佐連聲答應,被朱永興這種「我很信任你們,一般人我不告訴他」的神態和表現忽悠得不輕。
嘿嘿,其實我跟別人也會這麼說。朱永興已經展示了雷霆手段,對這兩個地方實力派便顯得很優容隨和。
需要決定價值,有這些地頭蛇的支援,才能在雲南三江之外的地區站得住腳,才能夠長期堅持。要知道,很多土司都有著幾十年、上百年的傳承歷史,所積累的糧草金銀很是豐厚。朱永興不會強奪,但可以借呀,或者賣外邦的土地。在建立起穩定財源之前,朱永興也沒有別的辦法解決財政問題。
乞食,這個詞很難聽,但卻正是明軍現在的處境。屯田養兵雖然開始實施,但要見到效果,還需要時間,起碼在半年之內還得向各土司伸手。強取豪奪,自然會造成矛盾和衝突,晉王李定國就犯過這樣的錯誤,被迫把兵力用於平定地方,間接造成了元江那嵩抗清起義因孤立無援而失敗。
既然土司治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