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第1/2 頁)
勝利已經離之不遠,能夠取得這樣的戰果,原因很多。張勇和線國安的互相掣肘,對明軍行動和兵力的一系列誤判,對朱永興的輕視,不知道雲南雨季的厲害,以及朱永興搞出來的地道潛入和轟天炮,諸多因素累加起來,也就造成了清軍大敗的不可避免。
到現在的追擊階段,更因為轟天炮的威力震撼,而使張勇計劃中的撤退變成了銜尾追殺。按照說,張勇三十里一營,不斷撤退的方案中規中矩,卻萬萬想不到明軍依靠著轟天炮能夠輕易拔寨,反倒變成了被明軍口口吃掉。
意外不斷的累加,最後就變成了不易動搖的勝勢,但線國安和張勇卻並沒意識到滅頂之災已經來臨。如果他們拋掉大部分輜重和全部傷病士兵,以少量甲兵督押著輔兵進行阻擋,其他人馬輕裝疾退的話,想必還能使不少的清軍逃出生天。
但不到真正絕望之時,誰又能下定壯士斷臂的決心。說到底,總是心底的那一絲僥倖害了他們,也害了清軍。
……
法陣?朱永興乍聽到這個詞的時候,不由得一愣,難道自己穿越到的不僅是古代,還是帶有色彩的古代?
等聽完了傳令兵的報告,他才恍然大悟,不由得嗤笑道:「雞血、糞汁,還有什麼箕器掃帚,線國安的腦袋被驢踢了嗎?」
「殿下。」張國用臉色鄭重地在旁勸道:「此厭炮厭勝之法也,不只戰陣,鑄劍、鑄鐘、合至丹藥,亦忌裙釵汙穢之厭。」
朱永興有些奇怪地看著張國用,半晌才無奈一笑,想了想,對傳令兵說道:「趙王之舉甚為正確,漢軍中有鳥銃和火炮,營寨中敵軍亦為不少,作戰當慎之。你且回去,告訴趙王,令士卒砍伐樹木,割取茅草,以作搭棚之用。還有,若是可能,做幾架簡易投石器。待我軍趕至,合力攻取。再告訴錢邦宸,先勘好炮兵陣地,比平常要向前推進二三十米。若是雨下,即刻在炮兵陣地上搭起遮雨茅棚,要長要寬,一定要保管好大炮和炮彈,勿被雨淋失效。」
傳令兵複述了一遍,施禮領命而去。張國用眨了眨眼睛,提醒道:「殿下欲搭棚作法乎,是否需香燭法器等物?」
朱永興翻了翻眼睛,輕輕搖頭,心說:還法器呢,真以為我會學諸葛亮,披頭散地瘋啊!對呀,老子這一頭短,想披散起來也沒辦法了。這傢伙,就沒看見這天色,聽不到遠方隆隆滾動的雷聲嗎?搭棚那是準備給轟天炮防雨的。
轟天炮和炮彈都有幾層油布包裹,朱永興還讓人準備了一些裝著生石灰的布袋作為防潮的措施。不出意外的話,在有雨棚的情況下,轟天炮應該能夠繼續射。但對於清軍來說,鳥銃和火炮的作用將會大打折扣吧,畢竟對於防潮,他們沒有什麼特別的辦法。
況且在雨季中,清軍的火器幾乎沒有揮什麼作用。在撤退的時候,估計更沒想到會使用上這些火器。
把火炮擺出來,多半是在嚇唬人吧?朱永興這樣猜想著,但對漢軍的鳥銃還是有些喜歡。國產火器的精品,聽說因為威力大而被禁止裝備綠營,只有三順王和吳三鬼這幾個鐵桿漢奸的部隊中才有。
至於鳥銃和目前明軍使用的火槍相比,孰優孰劣,朱永興還沒來得及仔細地比較研究。只是粗略地看過被繳獲的鳥銃,覺得鳥銃槍管長,但口徑要比火繩槍細一點,估計射程較遠,但威力可能稍小。
……
第一百零八章 安步當車(求收藏、票票)
那個,又要張嘴請求各位書友的支援了。呵呵,如果有三江票也幫著投一下吧,不求最高,別墊底兒就行。
大片濃密的黑雲象鉛色的幕布一樣,逐漸擴大,籠罩下來。雷聲也越來越近,但象被濃雲緊緊圍住掙扎不脫似的,聲音沉悶而又遲鈍。
「要下雨了。」線國安皺起了眉頭,看了看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