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四面楚歌(第1/2 頁)
1712年9月18日,中午,旭日高升,王府。
趙莊主趙天葵和王莊主王漢對面而坐。
趙天葵呷了一口茶,放下茶盞:“王老弟,蘇行舟夫婦和周默夫婦都被流放了,蘇府和周府就剩下兩個小輩支撐著,特別是蘇家,家裡沒有男丁,家大業大,所有產業都靠一個女娃兒打理,你說這怎麼得了?”
王漢老奸巨猾地笑了笑:“咱們陶瓷四大家族名義上還有四家,說實話,在我看來就只剩下你趙家和我王家了。周家那個小公子或許還能撐上一陣,畢竟是個男娃,也跟著他老爹學過點做生意,蘇家那個女娃兒我看可打理不了蘇家這份家業。”
趙天葵聽到這兒,把頭湊了過去:“王老弟,依你之見——”
“依我之見,不如就由你我二人接管了蘇家的生意,也免得蘇行舟辛苦經營多年的生意毀在他女兒手上。”
說到這兒,趙天葵和王漢兩人狂笑出聲。
王漢補了一句:“咱們倆先收了蘇家,再把周家給收了,也算是幫周默打理打理他留下的生意,免得他兒子敗壞了家業。”
趙天葵陰笑一聲:“何必一個一個來,兩個小娃兒,初生牛犢,豈知天高地厚,不如一網打盡。”
-----------------
蘇無問摸了摸自己的腦袋,還好,頭髮還在,還沒有因為聰明而絕頂。
蘇府,書房,蘇無問這會兒正獨自坐在書桌跟前,捏緊了手中一盞青花瓷所制的茶杯。
力道之大,幾近將杯子捏碎,心裡頭正對自己的父親恨鐵不成鋼。
‘爹爹,你中了王漢的奸計了!如今犯下欺君之罪,致使龍顏大怒,害得我娘跟著你一道流放邊疆。’
‘法國奸細殷弘緒盜得瓷器的燒製之法,寫在信中,意欲寄回法國,爹爹,你縱然攔信心切,也不該連信中內容也未曾證實,便貿然聽信王漢所言,託人上書聖上。’
‘如今倒好,聖上派兵攔截下的書信,偏偏是歌頌康熙之作。’
‘王漢,好一個王漢,信誓旦旦跟我爹爹說,已經探聽到了殷弘緒所寄信件的具體下落,如今只要上書康熙,把信攔下即可,可這封信根本不是殷弘緒真要寄回法國的那封信。’
‘害得我爹孃觸犯了龍顏,說他們誣告殷弘緒,差點被砍了頭,若非前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之子、司經局洗馬張廷玉出面,改判流放,恐怕今生今世再無救回爹孃的可能了。王漢——’
蘇無問想到這兒眯起了眼睛——
‘我看王漢是要藉此坐收漁翁之利,把我蘇家搞得家破人亡,伺機奪取我蘇家產業。我倒要看看你還有多少伎倆。’
蘇無問放下手中的杯盞,往後一倚,靠在椅背之上——
‘一來是要防著王漢再耍什麼陰招;二來是要追溯殷弘緒書信的下落。’
‘拿到了殷弘緒的真信,不僅能夠將功折罪,請聖上赦免我爹孃之罪,還能保住我國燒瓷之秘,燒瓷的技藝可是我國的不傳之秘,焉能讓西洋人拿走?’
‘我一個人勢單力薄,周默夫婦也同樣被流放,不知道周公子肯不肯與我聯手——我明日便去登門拜訪,探一探周公子的心思——’
‘就怕周公子年少單純,過於聽信王漢,連我爹爹都信了王漢的鬼話,這周公子——’
正想到這兒,書房門口傳來了敲門聲,蘇無問的思緒被打斷,猛然回過神來,坐直了身子,轉頭看向房門外。
“誰?”
“小姐,是我。”
外頭傳來了老管家方忠的聲音。
“府裡來客人了,周默夫婦的獨子周公子來拜會小姐。”
想不到說曹操曹操就到了,周公子來得可真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