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演武出奇事(過年好!)(第1/2 頁)
皇城,乾清宮,御書房。
隆泰帝正在御案上批著奏摺,大太監戴倫侍立在旁。
一小宦官進門後,輕聲稟道,“陛下,內閣大學士湯奎湯大人求見。”
隆泰帝將手中的奏摺扣在案上道:“宣。”
“宣內閣大學士湯奎湯大人覲見。”
只見一花甲之齡,鶴髮白鬚的老人,慢步進入御書房。
剛要伏地行禮,隆泰帝便道,“湯愛卿免禮,來人,賜座。”
便有小宦官端來宮制薄錦金絲圓椅,與湯大人就坐。
湯奎坐穩後,緩緩開口道:“陛下,今日太后竟向宮外傳了一道懿旨,此事有些不合禮制啊。”
隆泰帝擺擺手道:“太后只不過是獎賞了一個年輕後輩罷了,憑她老人家自己的喜好,又不是恩寵沒甚不妥。”
老人點點頭,又提起一事,
“如今已入冬月,十二團營今年最後一次排兵校閱便在七日後,陛下是否親臨校場?”
隆泰帝自是對這些他目前都難以完全掌握的軍隊沒有任何好感,軍隊校閱更是沒有絲毫興趣,他還怕有什麼閃失呢。
“朕就不去了,如今天下安定,百姓生計才是頭等大事。山東,甘肅賑災進展還未上報,朕心難安啊。”
湯奎便不再說什麼了,點頭表示贊同。
隆泰帝和他寒暄幾句,叮囑多留意修養身子,便打發離開,又拿起奏摺。
忽得,隆泰帝回首對戴倫道:“你可知為何太后要獎賞那個賈蓉?”
戴倫想了想說:“似是太后病體初愈便患上厭食之症,吃食甚少,自前幾日長公主殿下送來御膳房一種調料,太后症狀便有緩解,食慾大增。那調料似是賈蓉所作。說來也是好笑,將門子弟不去邊關戍邊打磨資歷,竟然在小作坊中琢磨下九流的調料製成之術。”
說罷便嗤笑起來。
本還在洋洋自得的戴倫看隆泰帝的臉色愈發陰冷,即刻止住了嘲笑聲。
“何種調料朕為何沒嘗過?”隆泰帝質問。
戴倫小心翼翼道:“奴才先讓太醫院檢驗過,雖無毒但無法確定長期食用是否有害。況且此物又是東城大街公開售賣之物,配不上殿下御用,故還未加入到殿下的膳食中。”
“荒唐!”隆泰帝訓斥道,“母后食得,朕食不得?速速命御膳房送膳來,朕要親自嚐嚐。”
不多時,隆泰帝嘗著滋味更勝以往的一案珍餚,滿意的頷首道:
“將這味精之事,原原本本的告知於朕。”
戴倫便將他所知的訊息,統統與隆泰帝講述,賈蓉如何與薛蟠售賣味精,又有永定侯,忠順親王搶奪被賈蓉趕走,賈蓉卻被長公主劉珺招攬,最後賈蓉同意與長公主齊做這門生意。
聽到此處,隆泰帝再次確認道:“你是說,珺兒並不是買了這個味精的方子,而是並賈蓉一同做這門營生?”
戴倫低聲回著,“正是,這段時間以來長公主殿下的親衛一直在與賈蓉商討此事如何開展。”
隆泰帝欣慰的點點頭,“不愧是珺兒的手筆,若是此樁事能成,朕也不必再等一年了。”
……
七日,度之如箭,
距京城三十里外的校場上,敢勇營和立威營正在排兵佈陣。
劉宋朝之演武校閱是由十二團營,各挑選出五百精銳,在演武場上捉對沖陣比拼。
一方攻一方守,為減免傷亡,箭則去箭矢,長槍去槍尖,步卒所持也皆是木盾木刀。
如此這般的演武,士兵對待其態度便可想而知了。
且劉宋朝安定十數載,已十年之久未曾對外興兵,此時的京營已不在是那個北蕩草原,東破金韃的京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