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叔侄下館子 【求一切資料】(第1/2 頁)
辦好戶口,易中海心事去了一半。
眼看到了午飯點,心情大好的他對著侄子道:
“國強,下午還得給你辦轉學,來回折騰太麻煩!”
“中午二叔領你下館子!”
“好咧!”
易國強答應一聲。
不大會,叔侄二人來到一家飯館門前。
和後世飯店花裡胡哨的名字不同。
五十年代的飯館有個統一稱呼【國營飯店】。
所謂的國營飯店就是由國家、或省市縣商業部門出資,開辦的飯店。
它的歸屬權為國家所有。
利益也歸級主管部門所有,職工按國家標準領取工資。
不過,不要因此就小看了這些國營飯店的水準。
他們多是由老字號公私合營而來。
叔侄二人身前的這家國營飯店,其前身是是名噪京都“八大樓”之一的泰豐樓。
泰豐樓建於清同治五年,是京城過去有名的大飯莊。
它以精湛的烹飪技藝,烹製出以“清鮮脆嫩”為特色的菜餚而名譽京華。
俗話說:“唱戲的腔,廚師的湯”,意喻餐中之湯的重要作用。
泰豐樓對此特別重視,每天要用活雞、肘子吊湯,保證每個火眼都有湯鍋。
這比起後世只靠味精雞精來調味的餐館,其味道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正因為泰豐樓菜好,名氣大。
民國時期一些要人,以及當時政界、商界、銀行界的頭面人物,經常出入泰豐樓,並以此為榮。
1956年,泰豐樓公私合營後,開始進入普通大眾的視野。
在侄子來京之前,易中海兩口子很節儉,連肉都很少買,更別提下館子。
之所以這樣,倒不是因為賺的少。
相反,作為八級工,易中海屬於少有的高工資。
他的工資甚至比紅星軋鋼廠的廠長還要高。
而且,兩口子沒孩子、沒老人養,負擔很輕。
兩口子會過日子,主要還是因為沒子嗣無人養老。
內心深處,兩口子缺乏安全感,覺得後半輩子缺乏保障。
因此就想著多存錢防老。
這不,侄子一來,易中海立刻就改變思想。
大中午不回家,直接帶著侄子下館子。
這在之前他根本想都不敢想。
不過,想想也是,一個月一百多塊錢的工資,下個館子對易中海來說算什麼大事?
叔侄二人一進飯店。
一個男服務員晃晃悠悠的走了過來。
“砰”的一聲,一個厚厚的菜本扔在了桌子。
“二位,咱先把話說明白,在這吃飯不僅得給錢,還得要糧票。”
聽了男服務員的話,看了他的做派,易國強直皺眉。
就這服務態度,換了後世那怕菜再好吃恐怕也得黃攤子。
可在現在,卻是兩個光景。
在這個年代,無論是廚師還是麵點師,甚至服務員都需要考證。
服務員在這時的地位等同於後世的公w員。
而且從飯店牆貼的“不許打罵顧客”的警示牌,可以看出服務員地位之高。
易中海顯然明白這點,沒有跟男服務員計較。
翻開菜本慢慢看了起來。
男服務員有些不耐煩,嘲諷道:
“不是我說你,知道的你是點菜,不知道的還以為你看小人書呢?”
“磨磨唧唧的一會太陽都下山了!”
易國強早就看男服務員不順眼,當下站了起來。
冷聲道:“怎麼跟我二叔說話